第三卷 第四十章 朝令夕改?

作者:白竹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主公,将流民服役期限定为五年,期满直接享受分地的待遇……”

岑涛确实是有备而来,早就准备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过,张涵的眉头并没有舒展开,反而皱的更紧了。

“元波,这个办法倒也不错。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三年的时间一晃就到,到时候怎么办?岑涛不是没有想到这点。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归根结底,问题地根源。在于赋税太低,财政收支相差悬殊。当然,按张涵的看法,只要挺过这段时间,统一全国之后,商业税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加,那时再度田户比也好,对土地征收累进税也罢。总归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那是在遥远的未来。张涵对胜利是有信心的。然而。若要在三年之内统一全国,难度系数肯定超过3.2。再说,政策的实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度田户比(累进田租)――这样损害到千千万万人利益的政策――就算导致叛乱,也不希奇。

治本的办法,岑涛也是有的。岑涛作出一幅冥思苦想地模样,他就是不说――既然赋税太轻,那就增加税好了,这办法谁都想的出来。但减税免役地决定,可是张涵坚持的。朝令夕改,必会影响张涵地威信。岑涛是打定了主意,除非张涵自己开口,他是断然不会开口,去推翻张涵决策的。实在不行的话,他就去唆使张涧出头。

张涵不说话,岑涛也沉默不语,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止了,屋子里一片寂静,一点声音也没有。

……

两人对坐了很长时间,张涵终于受不了了,他一天忙的要死,哪里有时间与岑涛靠下去:

“这样吧,我们把契税推广一下……”

契税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主要是针对田宅的交易征收契约税。张涵的意思是,在契税之外,征收契约税(印花税)――对所有地契约征税。税率从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微乎其微,官方再提供公证,反对就不会激烈。

“这个,每次签契约,都要到官府去,太麻烦了……”

岑涛不是很热心,希望依靠这契约税解决财政问题,那是不可能的。当然,眼下地情况,多一点是一点。

“嗯,这个不难……”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张涵照葫芦画瓢,很快就拿出了详细的解决办法。

“至于流民的事,元心,暂且就先安你的建议做……”

张涵盘算了许久,终究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好先得过且过了。

――――――――――――――――――――――――――――――

初平四年(193)五月,徐州发生了一件趣事。下贼阙宣自称天子――这不过是件小事,谁都知道,大汉的气数已尽,想称王称帝的多了。阙宣在当地的势力不小,聚集了数千众,藏身于葛山中,陶谦一时也拿他没有办法。而且,陶谦多少也有意利用阙宣。

不过,袁绍占据了豫州,与他兄弟袁术征战不休的同时,对徐州和扬州也虎视眈眈。只是袁术有孙坚领兵,袁绍有曹操为将,两兄弟久战经年,依然相持不下。而张涵北挡西杀,暂时无意南下,也使得兖州刺史刘和陶谦的关系急剧恶化。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的唯一办法,只有壮大图强。州北临青冀,南依豫荆,西靠司隶,东抵徐州。想要壮大自己,唯有徐州可以图谋。没有强大的压力,兖徐两州的默契,自然便无法长久保持。一旦有了借口,只怕很快就会开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