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天路程,至多不超过一天半……”
张含笑对他点头示意,便不多说,回头却问戎朱:
“那我们还追不追?”
“追!怎么不追?!反正,有指南针在,我们也不会找不到归路……”
追了这么久。戎朱可不甘心放弃。要是过了稽落山,进入广袤的邪山。匈奴人找个背风处一藏,他还真没地方找去。在这最后的时刻,他说什么也得试试。
“宪和,粮草还够吃多厂时间?”
张不置可否,回过头来询问简雍。
“嗯,”简雍用心算了算,“粮食不成问题,还够吃二十一天,但草料可不多了……”
简雍是郡人,曾是刘备地部曲。刘备到青州之后,张涵将刘备另选一个县,任为县尉。那时候,张涵干净利落收编了刘备的部曲,简雍也随之加入了青州军队。简雍性情谐,头脑机敏,不久便被任什长。此后,简雍历任多职,两次得入军校学习,一路升至军侯。简雍出身北地精通骑术,整编乌桓骑兵时,便被选入其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战争中,粮草是个大问题,张涵没少在军粮上下功夫。罐头、肉干、香肠、肉松、面饼、饼干、油茶面,张涵‘发明’了许多诸如此类的东西。纯以效率而言,肉松是最好的选择。肉松容易保存,不易变质,体积小,重量轻,而热量高。一斤肉松就能满足一名士兵的一日所需,仅相当于粮食的七分之一。当然,作为大批量制造的军需品,肉松之中除了盐,几乎什么都不加,自然便谈不上味道了。而且,肉松的成本较高,通常只为快速行动的骑兵准备。
然而,人吃的粮食解决了,马还要吃草料地。这个,张涵也没有办法了。好在,粮食带的少了,草料便可以多带着,加之,多携带些役马专门运草料,也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役马在这里,就是作为一次性使用地消耗品和食物了,随用随吃。
总之,这趟行军带的粮草,人可以吃一个月,马就只能吃上十七八天了。也就是说,再向前追赶,归途地补给便进展了。
“嗯,差不多够了……”
张转身,对着戎朱说道。
“那好,我们歇息片刻,就继续出发……”
戎朱接过一包肉松,大肆咀嚼起来。
从始至终,戎朱都没有对须卜尤说话,也没有征求他的意见。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须卜尤心中暗恨,却也无可奈何,反而堆起了一脸的笑容。戎朱由于身份,多少有些刻意冷落他。张却不好如是,笑着取了一包肉松,转手递过去,待须卜尤吃了,他才自取了一包,慢慢嚼了起来。
――――――――――――――――――――――
这一日,南匈奴七部族五万余众,距离邪山还有三日路程。在他们身后,两万乌桓铁骑和一万八千归附的南匈奴骑兵紧追不舍,两军相距仅仅一日路程。
ps:重要通知:月关大大开新书了,挺轻松愉快的一本书――《狼神》。
手机问:httpp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