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七十四章 王二小?!

作者:白竹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有什么发现?”

来到跟前,伍?忍下些许的不自在,故作冷淡地问道。

“死者一共三百八十七,有一名少年幸免……”

咄归回答的反而有些不自在。咄归屯长是名勇猛的乌桓战士,所有人都相信,他下一批就会去军校的。咄归屡立战功,死人他见的多了。可这样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杀光的情景,咄归也多少有些不太习惯。按照草原上的习俗,天大的仇恨,多半也只把男子和老弱杀掉,妇孺是很少杀害的――妇孺既是财产,也可以补充到部族中,壮大自己的部族。

“哦?”

伍?很是诧异。想不到,此处竟会有一个漏网之鱼。

匈奴人所过之处,鸡犬不留。之前的三个部族都是如此,牛、羊、马、粮草、布帛……一切财物抢光,一切人员杀光。不是匈奴人秉性凶残,而是要掩饰行踪,筹集补给。匈奴人在雪中长途跋涉,再多的物资也不够用,自然会竭力收集一切可以得到的补给。

伍?能够理解这些。可理解归理解,他依然觉得很不舒服,

伍?很快找到了那个少年,十三四岁的年纪,黑色的头发,棕色的眼睛,衣着看起来与鲜卑人相似,与匈奴人也差不多。不过,这也平常。当初匈奴人衰败的时候,很多匈奴部族都宣布自己是鲜卑人,加入到鲜卑部族之中。鲜卑由此才长大起来,成为草原霸主的。少年与其他草原人一样,埋埋汰汰,不太卫生。伍?心里不喜,却温言抚慰着那少年。

蒲奴――少年的名字――又是害怕又是恐惧,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俩。在伍?的安慰下,蒲奴断断续续的讲述了整个经过。

这个部族是依附于西部鲜卑的,每年向弹汗山交纳一定量的牛、马、羊皮,以取得西部鲜卑的保护,准确地说,应该是不被劫掠。这里距离稽落山不远,又临近沙漠,草场不甚丰美,大部族瞧不上眼,这小部族才在此安居下来。生活颇有些艰辛,还要给鲜卑人交纳皮毛税,可也大体过的去。

匈奴人是昨天傍晚来的,在隆冬季节迁徙,不是没有人怀疑。但这个小部族战士才刚满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拒绝对方提出的要求。匈奴人一来就控制了四下,收缴了武器。在小部族竭尽所能满足了对方的要求之后,匈奴人就动了手……

蒲奴的父母都死在这场屠杀之中,蒲奴前见天贪玩,冻伤了脚,躲在暗处,这才幸免遇难。说到屠杀,蒲奴浑身颤抖,两只眼睛痛红,不知是害怕,还是愤恨。

伍?检查了蒲奴藏身的所在,又察看了他的脚。由于匈奴人害怕被追兵看到,没有放火,一切痕迹都清清楚楚。伍?没有发现异样,便信了几分。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唯一有价值的是蒲奴熟悉地形,知道几个适合过冬的地方。当然,蒲奴说的不清不楚的,尤其是远处。伍?盘问了许久,也没能搞清楚。不过,这也就不错了。这么深入的地方,麻雀也探查不到,来往的商队也罕有经过这里。地图不如说是草图。蒲奴这个向导也许不太可靠,可总比没有强。

――――――――――――――――――――――――――

“匈奴人没有往西奔邪山去,而是向北,准备到浚稽山过冬……”

伍?将匈奴人的行程做了一个粗略的汇报,便安静地立在一旁。

匈奴人突然变向,在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追兵越来越近,匈奴人继续向西,可能未到邪山,就被赶上了。到时候,这一战胜负难测不说,老幼妇孺的安置就是个大问题。浚稽山绵延数百里,山鼓不少,安置几万人过冬,应该不成问题。

……

仔细盘问、试探过蒲奴之后,蒲奴认同了消息的准确性。追到这一步,匈奴人已近在咫尺,众将领不可能放弃了。理所当然,戎朱选择了追击,张踌躇了下,也同意了。至于须卜尤,他没有发言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