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八十四章 身不由已

作者:白竹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顺便说一句,富裕农家要做地第二件事,则是盖房。因此,目前生意最为人所看好的,就是砖窑、石灰窑、采石、采砂和伐木之类地建材行业。张涵被迫提出了“砍伐必须补种”的保护性原则,并鼓励各地植种桑等建材,以及各种果树。在这个时代,种植桃李梨柿等果树虽是寻常事。有些大户人家还会种植大片的果树林,以谋取比种地更大的收益。

“粮食酒征收了极高的酒税,从而使果酒盛行……不过,水果的价格不菲。在未出现供给过盛的状况前,这一情况是不会改善的。所以,果酒地成本相对也就要高一些儿。民间对低档的粮食酒有着相当大地需求……

利益攸关,便有很多人私自酿酒,以偷逃酒税。尽管采用了种种手段稽查,私酒一事也屡禁不止……(张涧历数了近年影响较大的案件)

大禹之水,堵不如疏。

我建议,降低粮食酒的高税率,使之无利可图,则私酒自消。

……”

粮食酒的税率为每升十钱。一石十斗,一斗十升,一石酒的酒税是一千钱。这样一来,最便宜的水酒也要两千钱以上,才能有利可图。前文曾经说过,卢植的酒量是一石,郑玄的酒量是一斛。

下来,二人一顿酒饮下来,少说也要万钱才够用。?下来,二人一顿酒饮下来,少说也要万钱才够用。?下来,二人一顿酒饮下来,少说也要万钱才够用。?下来,二人一顿酒饮下来,少说也要万钱才够用。?下来,二人一顿酒饮下来,少说也要万钱才够用。?下来,二人一顿酒饮下来,少说也要万钱才够用。?间蕴藏着多么大的利益,难怪时人趋之若骛。

“嗯,不是还有甘蔗酒什么的,怎么会这样?”

甘蔗酒就是以榨糖后的甘蔗渣酿造的酒,因为原料便宜,甘蔗酒成本不高,价格也就不贵。

张涧苦笑着给张涵解释:

“甘蔗酒成本不高,可物以稀为贵,喜欢喝的人多了,甘蔗酒也涨价了……”

甘蔗产自闽越之地,原本只有交州有。张家的甘蔗则来自天竺,糖份含量更高些儿。近年来,也不知道,有人是从天竺、交州,还是从张氏的甘蔗园取得了甘蔗的种茎。渐渐的,也有一些人在种甘蔗了。然而,蔗糖是奢侈品,此间的利润很大。获得甘蔗种茎的,人人皆密而不宣。甘蔗园的数量依然不多,连带着甘蔗酒也成了稀罕物。

张涵听罢,不免有些哭笑不得。商人逐利,涨价也无可非议。而海东的甘蔗园是他三叔张普的产业里最挣钱的一个,张涵若想推广甘蔗,张普肯定与他急。这事只能顺其自然了……

回过头来,改了也没什么。当初制定高粮食酒税,是为了节约粮食,此刻时过境迁,更改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在座诸位也都知道其中的弊病。只是张涵减轻税赋。财政收入大幅下降,酒税便成了重要地税源。这两年工商业发展迅速,酒税倒也不那么重要。而且,逃税的越来越多,酒税征收也成了难题。许陵嘀咕了几句,便不再多说。

既然众人一致以为,酒税定高了,张涵便从善如流:

“好吧。那就降低粮食酒税好了!不过,果酒的税率也要同时降低,以提倡果酒。具体的税率,元溪你看定为多少合适?”

“粮食酒恢复愿样,税率还定每升四钱;果酒嘛……定为每升二钱好了!”

张涧犹豫了下,很快作出了决定。今天主要是变更粮食酒税。果酒倒不重要。

“我今天要说的第二件事,是吏目考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