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战略资源!不是随便测绘的,它往往代表了一种觊觎。没有觊觎之心,也没人会花费巨大地代价去测绘地图的。难道……
这些人自动停止了想象,远渡万里重洋前去征讨,实在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随即,群臣反应过来,张涵这是表明倾向了。太和殿里一下子起了阵骚动,定临淄的,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有识者都笑称“异想天开”。临诣在战略上地意义,远不能与另两城相提并论。就是雒阳,也要强上许多。
……
张涵说完之后才发现,此时人们缺乏海权意识,这样一来理由便很不充分了,当然不能说服群臣。在群起反对声里,张涵只好连声说:“再议!再议!”算是暂时把此事搪塞了过去。
前景堪忧啊!
张涵扫了眼他的大臣们,忍不住暗暗叹息。可想而知,有不少大臣正憋着劲,在大腹稿,准备上劝他“不要行此荒谬之举”了。这就是先知地烦恼了!
无声无息地又长叹息了着,朝臣已开始了下一个议题。户部尚项奉开始汇报迁移豪强世家一事的进展。
“启奏陛下,根据地方官吏的禀报,鲁国孔氏、许县陈氏、襄城李氏、汉中李氏、颍阴芶氏、弘农杨氏……等300氏族应诏迁移之人都已经启程了……”
众朝臣多是出身于大家,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然而,这事是张涵亲自指定的,其险恶用心人所共知,没人会傻到出头反对。太和殿内鸦雀无声,只有项奉地声音在回响。
听见这个消息。张涵长出了口气,甚感欣慰。
这一次,张涵强迁天下豪强大姓,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迁移地这些人都是天下闻名的世家大族,或者边郡之地的豪强,没有一个是善茬。不过,在至高无上地皇权面前,这些人却又不算什么了。各地的官员都把这当成了要务,软硬兼施,坐家催逼,务必在指定期限以前,让指定人等上路。
同时,军队集结,严阵以待,随时随地准备镇压可能发生叛乱。在天下归于一统,民心思安的时候,造反岂是易事。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既然叛乱不行,又拖延不下去,那就只有乖乖上路了。随即,早有准备的地方官吏,悄然填补了这些家族离开后的权力真空。
其实,张涵想要迁移的,可不止三百。根据麻雀提供的资料,张涵一共圈定近二千要迁移的氏族和豪强。这些人多是家大业大,人口众多。在剔除了支系旁枝等不重要的人物后,需要迁移者也接近二十万众。再算上奴仆之流,恐怕百万也止不住。张涵看看影响实在太大,便将之分成了几批迁移。
反正,张涵才四十出头,有的是时间,宁肯多花上几年,也要保证平稳进行。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