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章 宣政面圣

作者:1片秋叶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隆基也喟然道:“李承恩追随朕多年,劳苦功高,朕又岂愿将他禁锢狱中,但国法难违,朕也无法庇护与他。”看了冷小小一眼,说道:“你也不必担心,朕知他是你的义父,但李承恩已经被囚,秦颐岩亦禁足,他二人已经还衍罪责。你是你,他们是他们,朕是明白的。此事不会再牵连旁人了。”

冷小小行礼道:“多谢陛下照拂,臣感激不尽。李相国说的不错,微臣虽是武将,但亦清楚朝廷礼制严明,岂可轻逾。若非今日有了圣舍利的重大线索,臣纵然万般心悬义父,也绝不敢违制参见。”原来那瘦老者正是大唐朝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的宰相,中书令李林甫。

李林甫冷森森道:“这般说来,你找到了舍利的线索?”

冷小小不慌不忙,说道:“下官并非有什么线索,而是已然找回了舍利。”话一出口,皇帝与李林甫不约而同惊道:“什么?”李隆基甚至从御座中站起身,问道:“冷卿此言,是说舍利眼下在你手中。”

冷小小道:“不敢欺瞒陛下,千真万确。”说罢,自衣衬中取出木盒,双手托上。旁边早有侍从接了过去,打开呈送到皇帝面前。

李隆基凝息细观,看清盒中之物后,显得喜不自胜,连声道:“不错,不错,确然为圣舍利无疑。与朕在十年前见过的一模一样。李卿家,你也来瞧瞧。”

李林甫面色十分难看,走近几步,扫了一眼,道:“老臣请问陛下,当真能确认此物不假?老臣是担心,难保是有心之人伪造宝物,以有所图。”

李隆基一怔,笑道:“相国说哪里话?十年前你也是亲眼所见,怎的却想不起了。这等宝物,只要见过一次那便绝不会弄错的。力士,你说呢?哈哈。”最后一句是问向身后的白发太监高力士。

高力士身形依然佝偻着,笑道:“陛下圣明,正是如此。老奴也记得清楚,陛下四十圣寿迎请的正是此宝,错不了的。”话声舒缓,带着宦官特有的轻柔嗓音。李林甫听二人对话,无奈只能轻哼一声,再不言语。

李隆基道:“既然圣物安然取回,那李承恩的失职之责就免了吧。赦旨即刻下达。”冷小小大喜过望,稽首道:“谢陛下开恩。”李隆基点点头,道:“此物你是如何寻回的?”冷小小急中生智道:“自圣物丢失后,天策府上下精锐尽出,在各处寻找,加之有不少江湖朋友相助,终于不负皇恩,令失物复归。”

李隆基道:“原来如此。”

李林甫道:“江湖朋友?不知冷将军说的是什么人?”冷小小却不直接回答,说道:“天策府身为大唐壁垒,既要御外敌,也须防内患,因此与不少的武林门派多有往来,这点皇上也是知道的。”李隆基点点头,冷小小道:“天策府多年经营,与天下众多武人势力早已打好关系,一面是要暗中监视江湖上的风吹草动,一面也正好彰显我天朝博大襟怀。因而,此次失宝的消息一传开,这些武林中人体念皇帝圣德,以及与天策府的一点交情,都大大施与了援手,这才令宝物快速找回。”一番话说得皇帝频频点头,大加赞许。

李林甫道:“哼,武林人士,说得好听。这等草莽之徒皆罔顾法纪之辈,眼中有何王法可言。陛下,据老臣所知,诸行走江湖的草莽之士最是不服王化,难以管束。尤其一些身负高强武功之人,更是无法无天。陛下可还记得,前些日子,刑部报查的一名凶徒,将前去缉拿的百余金吾卫全数杀死后逃逸,其对朝廷法令藐视,令人发指,这种人岂能姑息。因此老臣倒觉得对于那些习武之人该是时候严加整治管理一番了。”

李隆基略显忧色,道:“此事朕也听闻了,那凶犯似乎姓叶,怎么,刑部还未捕到此人吗?”李林甫道:“这凶徒凶残狡猾,兼且武艺高绝,刑部虽已发下了全国的海捕文书,却总是擒其不住。据说这狂徒曾在扬州大发凶性,一夜杀死五十多人,令人闻风丧胆。”

皇帝面色发白,迟迟不语,显是正在想象凶手该长了一副怎样凶暴恐怖的容貌。冷小小感到李林甫话中有话,似乎意有所指,不禁隐隐有一丝担忧。又想今日自己目的已然达成,还是及早离开的好。说道:“既然圣物得以完整归复,御呈陛下圣览,臣这便告退了。”说着就要退去。李林甫道:“且慢。”

冷小小心中一突,难道他要拿自己与叶随云相识来做文章?不由皱眉。

就听李林甫道:“先前老臣所说,乃是对江湖上那些不服王化之徒确有忧略之情。为此,早在几年前,即勒令神策统军陈嵩伯等人,连同自高丽国请来的能工巧匠,耗时日月,终于创练出一套由军士配合木工器械而成的作战阵法。此阵每组由三个方队组成,每个方队十人,再配合数具强弩链车作战,十人可顶数百人,威力奇绝。即可用于战场攻伐,也可拆分开来,尤其对付那些身负武艺的凶徒罪寇,万不一失。”

皇帝显得饶有兴致,道:“哦,竟有这等事。阵法何名?”

李林甫道:“此阵名曰‘三才阵’(冷小小这时心想正题来了),如今在陛下圣明光垂之下,我大唐威慑四夷,边陲小国无有敢逆者,要说这边患倒是不足为虑。此阵创成,看来往后倒是可用来对付诸般流寇草莽了。”

李隆基颇有嘉许道:“相国思虑周到,辛苦了。”

李林甫道:“谢陛下夸奖。此阵乃多位宿将巧工心血之作,设计精妙,暗合兵法,实乃不可多得战阵法宝。因此老臣想,秘笈不可自珍,愿邀请冷将军携员前往观摩查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