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明朝张三丰

作者:执笔见春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便就是大明现如今,拥有七百亩田地以上的地主,为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一户。

这是一个精确到个位数的统计。

随手翻开几页,可以看到还有许多划痕,那些被划掉名字的,就是已经被老爷子处理掉的地主。

可以看出,处理掉的地主,八成都是标注着江南籍贯。

“看来爷爷对于地主们的提防,早就有了,难怪在我聊起关于土改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惊讶。”

“或许在最初的时候,爷爷就已经知道地主阶级的危害,所以不断的在抑制地主。”

“江南,好一个江南税赋甲天下,看来这么多年的重税下来,江南始终是大明的一根刺。”

“必须要想办法,把这根刺给拔除干净。”

朱英很清楚,现在大明全国,江南就是税赋最重的地方,可以说是承担了大明半数税收。

那些被干倒的地主,他们的田地,都成了官田,然后分给普通百姓。

或许有人会奇怪,这么针对江南,为什么在大明农民起义造反的队伍里,反而江南是最少的。

甚至大部分江南地区,都没有造反的案例。

难道这些江南地主们,就不会联合起来吗?

嘿,能吃饱,谁有心思造反呀。

想要造反,最大的主力军,可不是地主,而是那些一穷二白的黔首。

江南这等鱼米之乡,大明粮仓。

地主喊一声造反,根本就没人搭理,人还没聚集呢,官府就已经过来围剿了,根本不具备造反的条件。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敢如此针对江南地区。

当然,重点照顾的对象,都是在地主身上。

像是前面的洪武三大案,迁移南方富户,降低了江南才子在科举考试中的录取比例,限制江南人入朝为官,尤其是户部,是坚决不让任何带着江南籍贯的进入。

只是,即便是如此,册子上的一万四千多拥有七百亩以上田地的地主们,还有八成来源于江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