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锦衣卫的兄弟们,不管考核的结果如何,至少今年的福利能够到自己的手上。
......
“大孙,你这个法子真是不错,如此一来,这些大商的底细,就能迅速的摸清楚了。”
朱元璋笑呵呵的对着朱英说道。
并不是说一定要把这些商人处死,而是立于大明官府的监视之中,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朱元璋从来就没有小瞧过商人,正是因为对商人的忌惮,还有自身对于商业不懂行,所以才会加大力度打压商人。
现在随着大孙的路子,朱元璋越发感受到了精通商业的好处,大量的钱财,物资,在大孙一步步的安排下,朝着京师开始聚集。
户部,内帑,银子越发收得更多了起来。
因为群英商会在赋税这块,全都是按时缴纳,户部光从京师群英商会这里,每月至少有十几万贯商税的增加。
单单就京师,目前每年都能给户部提供宝钞两百万贯。
这得是要解决多少问题。
最为主要的是,现在正阳大道的房子还没开始建,而且大孙的几个厂子,因为冬季的关系,还在筹办之中。
可想而知,当厂子开办起来后,这里的税收更多了。
朱英在纳税这块,从来不曾以自己太孙的身份,而让赋税有所缺失,反而是严厉查验,必须足额缴纳,缺一个铜板都不行。
也是因为群英商会这样的动作,让其他的商会叫苦不迭。
这样很多曾经用过的套路,就不能再用了,不管如何,多少都是比之前要缴纳得更多。
每次交税,都让那些商人们,感觉心里头在滴血。
哪怕多一个铜板,这也是之前完全可以轻松逃过的。
而官府在对于商税这块的也开始非常重视起来,普通商人想要避税的难度高了许多。
什么合法避税,不存在的。
不管你什么理由,反正要有一定数额的税钱上缴,才算是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