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景泰炉

作者:吾谁与归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再确切一点,就是缺少钢。

铁料很多,但是含碳太高,很脆,不适合做军械,军械生产困难、军械无法标准化,这些迫在眉睫的军械困境,绕来绕去,其实就是材料太差劲儿了。

就连朱祁钰发明的燧发装置,都不能大量列装,缺钢,尤其是优质钢。

手工打造簧片很好用,但是很费工时,开战之前,连列装锦衣卫都捉襟见肘。

钢,这是摆在朱祁钰面前的最大问题。

想要得到一块钢,应该怎么做?

千锤百炼,反复退火、捶打杂质,才能得到一块百炼钢。

大明的炒钢法也很纯熟,但是杂质依旧很多,需要退火,捶打杂质。

于谦和朱祁钰在经过了一番考察之后,确定了原因,那就是炉内温度太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朱祁钰和于谦可谓是绞尽脑汁。

在经过了几次改良之后,朱祁钰的高炉终于是落地了。

他设计的炉子,和大明炼铁的炉子大同小异,但是他的炉子除了主炉以外还有配炉。

“兴安,今天是不是开炉的日子?”朱祁钰捣鼓着手中的几件琉璃器忽然高声问道。

兴安从外面走了进来,大声的问道:“是明天,陛下。”

“哦,朕记混了。”朱祁钰才意识到自己记错了,他站起身来说道:“去景泰炉那边看看。”

景泰炉是于谦给起的名字,简单粗暴,景泰年间发明的炉,景泰帝发明的炉,大约和景泰蓝有异曲同工之妙。

朱祁钰摸着黑走出十团营,骑着马去了王恭厂。

王恭厂,是大明最大的兵工厂,这里是大明火药的主要生产地,日产两吨火药,于谦上书清汰,将旧火药加木炭,做成烟花售卖,京营配发新式火药。

而景泰炉,就坐落在兵工厂的角落里。

朱祁钰站在将近两丈高的炉子之下,看着偌大的砖炉。

这是他在心里构建的那副大明蓝图开始的地方!

一个多人协作的鼓风箱,活塞式木风箱,两个进风口,一个出风口,而进风口处设有活瓣,活瓣一启一闭,以达到鼓风的目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