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墡打开了许久,放下之后说道:“这名单,不行。”
陈文满是疑惑的问道:“这是为何?”
从说话的顺序来看,贾铨为首、范理次之,陈文再次。
董和眼观鼻、鼻观心,老僧入定一般一言不发,这是个装糊涂的高手。
朱瞻墡看了一圈,心里却已经尽数了然,又看了一眼董和,这个人大概才是主心骨。
“土司世官不得充任任何的工程的任何吏目。”朱瞻墡抿了口茶,回答了陈文的问题。
“改土归流是国策,是戍边国之大计,是绝对不允许土司世官充任吏目的。”
大明的改土归流从景泰三年起,又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大明军就在乌江,给世官更多的权力?
褫夺他们世袭的权力,是朱瞻墡来贵州最重要的事儿。
贾铨这本名单之上,可是有不少的土司世官。
贾铨还想争辩两句,却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董和,这一眼,更加肯定了朱瞻墡的猜测。
按照襄王的猜测,那个不说话的才是真正的管事的人。
有些慈眉善目,不动如山,一言不发的董和,才是这些人的主心骨。
这一眼证明了朱瞻墡的猜测是对的。
董和依旧没说话,只是睁开了眼。
贾铨无奈的说道:“殿下所言有理,等我回去重新拟定一份。”
朱瞻墡则是嘴角勾出了一抹笑意,没准备好,他会见这四个人?
虽然他时常觉得陛下料敌从宽,有点太宽了,但是他可是大明嫡皇叔,多少也沾了点料敌从宽。
景泰朝做事,不沾点陛下的习惯,那能做的成事儿?
他拿出了一份名单,笑着说道:“这是孤这些日子,遴选出来的吏目,诸位可以看看,都是贵州的本地人,沟通往来,绝对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