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实在是太擅辩了,关于礼法这个问题,他们始终无法辩得过这位师爷!
他们太憋屈了,以至于现在有人有了同样的遭遇,他们立刻开始幸灾乐祸了起来,他们看向朝鲜的两位使臣,对姜孟卿和金何无不是抱有极大的同情和悲悯。
就像是看到了自己。
这滋味不好受啊。
朱祁钰点头说道:“还是让王世子来津口吧。”
“可是…”姜孟卿还想争辩几句。
胡濙和鸿胪寺卿杨善耳语了几声,刚才一个小黄门在杨善耳边嘀咕了几声。
杨善满是感慨的说道:“陛下,王世子李弘暐怕是来不了。”
“因为他的叔叔首阳大君李瑈,在年前悍然发动了靖难,控制了王世子,杀掉了王世子数十名忠臣。”
“首阳大君李瑈将在渤海海面不再结冰之后,来到陛下朝见,并向陛下陈情始末。”
大明白嫡皇叔朱瞻墡,毕竟只有一个。
三让而不就,为何是至德?
就是因为这种事实在是太少太少了,除了一个泰伯以外,就只有朱瞻墡这位嫡皇叔了。
放眼天下,也没有这样的人。
朱祁钰看向了姜孟卿和金何,他们如丧考妣的瘫在了地上。一脸的茫然,他们甚至回不去朝鲜了。
“这是首阳大君李瑈的陈情疏。”杨善将刚才小黄门交给他的奏疏,递给了兴安。
兴安送到了宝座之上。
朱祁钰打开一看,啧啧称奇,主要是字体十分的漂亮,和翰林院的那群举人的字,不遑多让了。
李瑈发动政变的原因很简单,王世子李弘暐在未有册封的情况下,强行登上了朝鲜王位,之后开始了着手清理反对之人。
李瑈这是位嫡王叔,身份和朱祁钰差不多,李瑈其实对朝中之事,并不是很关系…是王世子把李瑈给逼急了。
李瑈是正统年间到景泰三年之前的朝鲜使臣,他一直在大明活动,甚至还参加过一次大明的童试,但是很可惜的是,他没有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