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厂上工的工匠们,待遇可不差。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官厂每天下了工,所有的工匠都必须洗澡,每天如此。
石景厂别的可能会缺,可热水不会。
徐四七今天带着陛下来到了燋炭司,面色古怪的说道:“陛下,臣翻看典籍,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
“哦?是什么?”朱祁钰很喜欢工匠们有发现、有发明。
众所周知,陛下有些奇怪的小爱好。
比如很喜欢机械,为此专门在十大历局弄了个墨翟的庙奉祀墨翟。
徐四七开口说道:“《天工开物·燔石》里说: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隙防淫,是必由之。”
“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石以青色为上,黄白次之。”
“后来臣就申请礼部调阅了永乐年间龙江造船厂的志书,发现了一种石灰的制作方法。”
徐四七摸出了一个方形的石块说道:“就是这个。”
朱祁钰拿过来看了许久,这是一个在后世很常见的水泥疙瘩…
徐四七继续开口说道:“这种石灰掺合桐油,就可以用于填船板缝,也可以坐桩,龙江造船厂上四坞和下四坞的塘底,都会先抹上这种石灰,加水胶结碎石。”
“还有一些立柱之下,都会有这种石灰,这种东西加水硬结,十分的方便快捷。”
朱祁钰确信,就是水泥,也就是水硬性石灰。
“可以用来铺路、抹墙、填缝、砌墙,用途广泛而多样。驾步司那边已经在试着用它铺路,效果极好。”徐四七发现了一种很有用的石灰,十分的兴奋。
朱祁钰有些感慨,大明还真的是,什么都有。
“这玩意儿好做吗?”朱祁钰问起了工艺,不能量产,说什么发明创造?
徐四七赶忙说道:“简单,燔石(石灰石)敲碎,舂磨研碎,加入黏土,放入石灰炉中煅烧便是。”
历史给水泥的代号是石灰。
可不就是石灰吗?水硬性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