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陛下依然在训诫他,不要再犯那样的错误。
陛下借着海商商舶张弓填药的事儿,说的却是李贤和他,在南衙执法的底线问题。
有案必查,有罪必纠。
但是不能把没有的罪名扣在别人的头上,那是制造冤假错案。
这算是敲打吗?
李宾言认为不是,如果真的要敲打,陛下应当收回他的永乐剑就是了。
陛下是希望李宾言真的堪任左膀右臂的肱骨之臣。
李宾言俯首说道:“臣谨遵圣诲。”
朱祁钰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李宾言听懂了他话里的潜台词。
训诫这件事说的重了,君臣相隙,说的轻了,臣子不当回事儿。
显然李宾言听进去了。
“如若朕在松江市舶司,可能会做的比李爱卿更加过分。”朱祁钰看着李宾言感慨的说道。
他想起了当初的旧事,李宾言当时为何差点栽赃到了解帧期身上?
因为李宾言当时已经怒极。
整个舟山海战,作战一共才死伤了两百余人,结果因为奸商供给的猪肉腐败,用猪血涂抹掩盖,导致死了三百余人死在了庆功宴上。
换成朱祁钰,怕是要发疯。
整个大明,没人能管得住他,他是皇帝。
“李爱卿。”朱祁钰忽然开口问道。
李宾言赶忙俯首说道:“臣在。”
朱祁钰欲言又止,换了个话头儿问道:“回京之后,见过胡尚书了吗?”
“还未曾见过。”李宾言满是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