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看着自己写的企划案说道:“这些肉食者,在国内收租收习惯了,安逸的日子过得太久了,大明的百姓又温顺惯了,给他们惯的。”
“只要是稍微受点委屈,就大喊皇帝昏聩,奸佞盈朝,就要清君侧,就要刺王杀驾。”
“给他们惯得臭毛病!”
“朕就是给他们送到朝鲜、倭国、交趾这些地方,是在害他们啊,送过去也是送菜的份儿,朝鲜倭国交趾都是恶狼。”
“若是在南洋斗赢了,想来朕这里讨个封,朕可以任命其为总督。”
朱祁钰看着万里海塘的堪舆图,这份堪舆图越来越精细,沧溟流(洋流)、季风、岛屿都标识的非常清楚。
他有些苦恼,给这些外逃之家以总督之位,其实是大明整体的高道德劣势在作祟。
朱祁钰本人是不愿意给的。
在帝制之下,这帮人逃跑的行为,朱祁钰没让大明水师直接把他们沉海,他们都得感激涕零,谢陛下不杀之恩。
尼古劳兹说的没错,大明要搞殖民,缺少了一股子味儿。
罗马怎么对付外逃之人?
那是罗马的海外侨民?
不,那是逃犯!
朱祁钰认真的思考了片刻说道:“不,还是不给总督之位了,既然跑了,就以私渡论,一应以逃犯处置!”
“不惯着他们这帮人的臭毛病。”
朱祁钰虽然这么说,但其实多少还有点犹豫。
大明的高道德劣势固然有些坏处,但大抵还是利大于弊,文明可以带来秩序,秩序带来发展。
这中间的度,确实有些难以权衡。
朱祁钰让兴安去宣来少保于谦、魏国公徐承宗、松江巡抚李宾言、松江府尹陈宗卿、内帑太监林绣和户部郎中王祜,以及具体执行人,官商叶衷行。
“这就是朕的初步计划。”朱祁钰颇为平静的讲完了自己的企划案,开始征求大明臣工的意见。
林绣、王祜大喜,陛下这一整套的逻辑,可谓是吃干抹净的典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