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后,腾空了肉食者阶级,增加了上下阶层的流动。”
“倭国地面,一揆和国一揆,如火如荼,驱逐了国主,最普通的百姓,也有可能一跃成为守护大名。”
“今天你是国主,明天我国一揆之后,我也是国主。今天你吃香的喝辣的,明天就轮到我了。”
李秉听了袁彬的第一个理由,沉默了许久。
正如襄王殿下所悟的那般,官选官总是在向世袭制转变,而这代表着大明阶层流动姓降低,也就是阶级固化。
袁彬似乎说的有那么几分道理。
袁彬继续盯着海面说道:“堺港是个很神奇的地方,这里是倭国茶道盛行的地方,今井宗久、津田宗及是茶道宗师,甚至在堺港形成了风力。”
“茶道蔚然成风,每次大明货船到港的时候,堺港的所有人,是所有人,争相购买茶砖。”
“很多穷苦之家的百姓,也愿意花费几乎所有的身价,买一块茶砖去享受。”
“因为他们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活着,索性把钱都花出去,及时行乐。”
“你再看大明,地主们恨不得粮仓里的粮食,都烂在仓里,恨不得银子在猪圈里埋到他们忘记。”
“为何?还不是知道自己不会死,所以想要把钱存起来?”
“大明的冬序是钱荒,如果能把地主们圈在猪圈里的银子都挖出来,还会有钱荒吗?”
李秉愣愣的说道:“不会,自从南宋初年开海之后,流入大明的银子,数以亿计,倘若这些银子都在流通,大明何至于有眼下之冬序?”
李秉差点都被袁彬给说服了,这个平日里五大三粗的猛人,居然思考的如此深刻。
袁彬继续说道:“即便是这人死了,也不会给家人们带来多少的伤痛,因为所有人都是如此,连室町幕府的大将军都有可能随时暴毙,更何况百姓呢?”
“而且死亡,在倭国似乎不是那么可怕,只要一死,就不用面对沉重而漫长的劳动仅仅赚到了一点口粮、不用忧心生活琐事、不用每日惶惶不安,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个先来。”
“即便是死了,家人悲痛不已,其实也没什么大碍,那些个波斯商人,带来了福禄三宝,也可以抚平家人们的伤痛啊。”
李秉嘴角抽动了下,倔强的说道:“你说的不对!人最基本的要先活着!你这都是什么歪理邪说。”
“不对!你说的不对。”
李秉作为士大夫、佥都御史,他本来是打算为袁彬解惑,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