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思诚认为柳溥是造反失败叛逃大明的,那柳溥不甘心失败,要拉一支强军回去跟大明皇帝碰一碰,不是情理之中?
黎思诚一直以坚定反明为主张,获得无数的拥趸,此时说不敢与大明为敌此话,确实是真心实意。
“嘉王还是个明白人啊。”唐兴倒是不甚在意的说道。
黎思诚倒是大大方方的说道:“无论是孤还是谅山王,都得去大明请封。”
“那要是大明不封呢?”唐兴好奇的追问道。
黎思诚想了想说道:“我就亲自去请封,朝鲜王李瑈都能去,我为何不能去呢?”
唐兴看着黎思诚,也握紧了手中的酒爵,黎思诚太了解大明了。
如果黎思诚去了,大明就得好吃好喝的接待他,封他为王之后,还得好好的送回来,若是黎思诚出点什么事,大明还得出兵相助。
这是大明的高道德劣势所在。
黎思诚看着柳溥继续说道:“柳太尉,关于升龙军之事,我倒是有些想法,耕战耕战,无耕则无战,我这里有份屯田法,还请柳太尉过目。”
柳溥郑重的打开,看了许久,黎思诚的屯田法,是设立四十二所屯田所,委任官吏主持垦荒、赁田等事,一来减少饥荒,而来遴选壮士入升龙军。
而设立屯田所的土地,来自于广南阮氏。
阮炽已死,阮氏式微,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机会。
人走茶凉之后,黎思诚也展现了他作为为上者,无情的一面。
黎思诚正色的说道:“安南国拥有十五府之地温润而青翠的土地,一年可三熟,大约是三个浙江大小,却比浙江更适合耕种。”
“我安南国,有一千五百万口,丁三百万余,除了非常偶尔的洪水,安南国从无干旱、地龙翻身之忧虑,但时至今日,我安南国黎庶倒悬生民涂炭,如此困局,唯有人祸!”
“我有雄心,亦有大志,更有治国良方,柳太尉,待我与谅山王分出胜负,还请柳太尉助我一臂之力!”
柳溥笑着说道:“喝酒喝酒,日后之事,日后再议。”
柳溥和唐兴酒足饭饱之后,选择了告辞。
丁烈看着两个人远去的背影问道:“这柳溥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
黎思诚看着面前的酒杯摇头说道:“柳太尉没答应,他还是要支持谅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