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人这么出息的嘛,直接让我转世成皇室子孙,简直天胡开局啊。”秦落仰头望天,内心万分感慨。
现在他查看起记忆中家族发展轨迹,发现自己的推断没有错误。
秦家于六十年前于此建国,国号为郸,大概是为纪念祖地而取,方圆近千里。
而建国的,是秦宁那支秦家后人。
他们与自己告别后,带领着郸城三千多百姓,一路筚路蓝缕,向东南而行,也在途中不断收拢灵州其他逃难的百姓。
最终他们冲破兽潮,浩浩荡荡来到江州时,队伍人数已经破两万了。
原本背井离乡的他们,并没有太多要求。
毕竟人生地不熟,只想好生安顿下来,甚至还期待来日再重返故土。
但当地土著显然对他们这些外来户不满,最低限度的生存保障都不愿意给他们,三番五次地挑衅针对,经常来灵州难民开辟的农田劫掠。
最终导火索是一队当地士兵无故出手,屠戮了一支数十人的外出打猎队伍。
当时,灵州难民显然被逼到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于是公认的领头者秦宁,一人一剑,杀进城内,开门夺城。
有了军械后,灵州难民武装起来,以原本郸城团练的队伍为核心,组建了精兵,在秦宁的带领下,连续占领三座大城,让这逃难的两万人有了借以生存的地盘。
秦家后续以此为基本盘,继续收拢灵州流民,抵抗江州本土势力的围剿,花了五六年,终于稳固下来,秦宁称王。
不过因为秦宁之前连年在外疲于征战,数受重伤,坏了根基,两年后便病重卧榻,接近大限。
这消息让江州本土势力得知后,蠢蠢欲动。
因为秦宁的大儿子此时不过十岁,若是登基,则主少国疑。
而在秦宁崩前,站于太庙前,握起秦远长子秦月江的手,在众人面前宣布传位于他。
秦落的这位大侄子,在逃难和秦宁征伐外敌期间,他一直都负责后勤方面,声名不显。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秦宁下了一步昏招,以为郸国危亡时,秦月江坐镇前线,亲自指挥守城战,在五倍于己的敌军手中,将城市守了下来。
至此以后,江州再无势力敢在明面上打郸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