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即是说要不知多久才能为易轻尘提供灵力。
因此易轻尘每战都要考虑粮草配备、里应外合、士兵承受力、优先打击对象、最大限度保留物资等等情况,尽可能的保证收益最大化。
也幸好易轻尘先横推大内斩杀元帝,接着连破元军城池,打出神武无敌的名头。
元军望见他的旗帜先自弱了三分,一旦里应外合成功又弱了三分,等到他出手杀人立威再弱三分。
顺风局越杀越顺。
经过数月战场洗礼,易轻尘浑身都沾染上浓烈的杀气。
他自己不觉,但明教众位高层面对他都有种压力山大的感觉,对他愈发的恭敬。
事情到了这一步,无论是明教还是义军,已经没人敢对易轻尘不敬。
天降圣人,英明神武。
既有权力加成,又有神权加成,他的死忠多不可数。
因此易轻尘的话已拥有绝对的权威。
“我们的人手还是不足,现在百废待兴,一切都要有人主持,要大力选拨人才。”
易轻尘道:“不必拘泥于本教之中,咱们要做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明教不该成为咱们的束缚,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鞑子中的汉人官员,只要是有才能的都可以任用。”
议事堂中除了明教的老人已经多出许多新面孔,是在征战中崭露头角的新人。
易轻尘开始有意淡化明教的影响,从各处提拔新人。
明教毕竟发源于摩尼教,日后总是个隐患。
他需要将明教从起义军中渐渐剥离,最终化为一个符号湮灭。
杨逍等人点头称善。
易轻尘取出一张纸摊开,众人定睛一看,只见上面写的是一个个官职的名称和人名。
“咱们占据的土地越来越大,要牧养的百姓越来越多,他们要的是能令他们吃饱和暖的首领,而不是只会争斗厮杀的暴徒。”
易轻尘看着众人道:“因此明教的结构已经不满足现在的形式,我们要效仿唐宋旧制,立三省六部,建立行政体系,劝课农桑,发展商贸,制定国家的管理制度。各位都是明教元老和骨干,当此时要勇于担责,敢于做事,待四川、陕西、中书、湖广四省光复,大明立朝,众位便是大明的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