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读书无用论 求月票

作者:大罗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6000万可真不是一笔小数目,历史上的这个时候,大清帝国一年的财入还不知道有没有6000万呢!

而今,大明帝国一年的财入,中央加地方也不过勉勉强强到3亿,而大不列颠这样的世界头号工业国一年的财入,也只有一亿英镑出头,相当于银元就是三亿几千万——和英国一比,大明的税收实在是不少了,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英国生产了全世界50%的煤,铁产量比大明多5倍,纺织工业起码比大明强大10倍,财入也不过比大明多一些。

因而大明帝国在短期内想要大幅增加财政收入是根本不大现实的,所以要用大明财政来为大明的义务教育全埋单也就是妄想了——事实上,大明财政并不是一毛不拔,仅仅是部分地区的义务教育试点,大明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拨款就高达上千万元一年,如果义务教育要在全国推广,每年需要花费的教育经费将达6000万元之巨,已经占大明财政总收入的20%。

再要增加,实在是超过大明财政的承受能力了!

而要省着点花钱办教育却又不大可行,虽然现在的大明国内有不少乡村塾师一年也就十块八块的收入。但那是乡绅开给塾师的工钱,不是大明朝廷开给小学老师的工资——这两者是由本质区别的,前者略等于是在花自己的钱,当然能压就压了,后者是地方教育部门花国家的钱,手松一点是正常的。

而且大明皇帝开给日本拥兵多少薪俸?即使不打仗,在明军中服役的日本武士每个月也能拿到最少5元钱,另外还有50斤上好的白米或面粉,如果在苦寒之地服役还能得到几斤酱菜、腌牛肉和牛油,一年还能有两身衣裳一双靴子四双布鞋,过年还有双饷,林林总总加起来平均也有十块八块一个月。给大明的祖国花朵们当老师,总不能少于这个数吧?现在大明的文官都是科举出身,又是本地人当本地官,未来的那些小学老师,多半就是这些地方文官的同乡同窗甚至是老师,他们怎么可能开出太低的工资呢?反正也不用他们自己往外摸银元不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