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首相阁下重重的摇了摇头。)
波赫穆:“可是,西班牙总是需要一位新国王的——再拖了下去,或者,‘共和’之浮议泛起;或者,爆发大规模的内战!首相阁下,不晓得我说的对不对呢?”
俾斯麦:“很有道理,迪特!这也正是普鲁士政府以及我本人深感忧虑之处。”
顿一顿,“而且,西班牙如果生乱,影响所及,一定不止于西班牙一国——譬如,果真像你说的‘“共和”之浮议泛起’,则谁可以保证,这股子邪火,不会窜出西班牙,烧到法国、烧到德意志,甚至,席卷整个欧洲?”
波赫穆:“确实令人担忧啊!——西班牙的大位,再不能虚悬下去了!”
俾斯麦:“是的!”
波赫穆:“首相阁下,我想,为了大局着想——其中,也包括我们的‘西南方的邻居’的‘大局’——在西班牙国王候选人的问题上,普鲁士可以没有‘自己的人选’,但是,不可以没有‘自己的立场’啊!”
顿一顿,“可不可以请您告诉我,在这个问题上,普鲁士的‘自己的立场’是什么呢?”
俾斯麦:“迪特,不是我故意推搪,不过,内阁确实还未来得及就此展开详细的讨论——”
波赫穆:“那么,您个人呢?”
俾斯麦(略一沉吟):“我个人的意见——尊重西班牙人民的自主选择。”
波赫穆:“就是说,回到最初的方案——利奥波德王子?”
俾斯麦:“是的!”
波赫穆:“内阁对此展开详细讨论的时候,您会坚持您的这个意见吗?”
俾斯麦:“当然了!”
波赫穆:“首相阁下,我们都晓得,我们‘西南方的邻居’——从政府高级官员、国会议员到新闻界——都曾反复宣称,德意志人出任西班牙国王,是法兰西绝对不可接受的,是……‘逾越了红线’,‘等同对法兰西宣战’!”
顿一顿,“他们还说,‘若普鲁士坚持此议,则法兰西的炮弹就要出膛’,云云——面对赤裸裸的战争的威胁,您还会坚持原议吗?”
俾斯麦(微微一笑):“迪特,我不能说法国人是在空言恫吓,不过,即便他们的战争威胁是实实在在的,难道,普鲁士人就不做正确的事情了吗?”
顿一顿,“我和你分享一句中国的古老的格言——‘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狮子插一句:这句孟子记述的、曾子从孔子那儿听来的“古老的格言”,出于俾首相之口时,当然已是“德语白话”了,大意是“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难道就不害怕吗?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因此,波主编并没有什么理解障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