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嗯,丹凤大捷!

作者:青玉狮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当然,“变更原先部署,立即发动进攻”,有一个不小的副作用——“联合舰队”既未“一分为二”,就无法“阻断敌军获得北援或北撤之通道”,则丹凤一役,只能打成击溃战,不能打成歼灭战了。

不过——

第一,丹凤一役最重要的目的,是拔除进军山西的障碍,而不是歼灭中国人的多少有生力量,咱们不必孜孜于什么“歼灭战”,不然的话,就不免舍本逐末之嫌、以末妨本之虞了。

第二,丹凤四周河段,水位有高有低,河面有宽又窄,上游暴雨停歇之后,水位回落,水位较低的河段,大吨位的舰只是不能驶入的,这些水位较低、河面较窄的河段,中国人泅水都能逃的出去,“彻底封锁”,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咱们本也不必硬去做这种吃力未必讨好的事情吧!

对于穆勒的建议,莫雷尔第一个表示赞成。

莫师长的算盘是这样子打滴:

照穆勒的建议,若顺利打下丹凤,陆路的功劳,归第一师独擅,没有那个讨厌的热雷米的份儿——谁叫你左路纵队不参加进攻的?

痛快!痛快!

若攻击不利,责任当然不在我第一师——都是穆勒出的馊主意!本来,咱们可是说好左、右两路纵队同时行动的!目下,只有我右路一家投入进攻,打不下来,有啥子奇怪的?

阿尔诺沉吟半响,最终同意了穆勒的方案。

步兵发动进攻之前,先进行炮火准备。

这一回的火力,较之城头山的那一回,可是更加的猛烈了——

水路,参与炮击的,除了“联合舰队”,还有“西贡—升龙”分舰队——不比“联合舰队”的半吊子,“西贡—升龙”分舰队之驾船操炮者,可都是专业的海军人士哟!

陆路,则有合成炮兵团之首秀——城头山一役,限于地理和天气,陆军的炮兵,并未投入实战。

因此,这一回的火力密度,将倍于城头山一役!

哼,如此猛烈的炮火,持续个把小时,就将这个大坝轰塌了,也不稀奇!

事实上,并不需要“持续个把小时”——

法军排兵布阵之时,大坝上面,便已出现了明显的阵脚松动的迹象;待第一颗炮弹落下,大坝上的蓝色身影们,立即一哄而散。

第一轮的炮击,只进行了一半,便被叫停了。

再打下去,就纯属浪费炮弹啦。

最早登上大坝的法兰西勇士,不是陆军,而是“西贡—升龙”分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带队的维克托中尉举目四望,大坝之上,弹坑纵横,硝烟弥漫,一片狼藉之中,一个人影也看不到——连尸体都没有一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