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金箔面具

作者:一棵榴莲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晏扶光随手拿起茶几上的宣传册翻了翻,才道:“原本就是博物馆配套的主题酒店,自然要做好的。”

yj市因为东魏遗址一跃成为国内热门旅游景点,尤其最近又出了女帝陵的新闻,若不然普通双休日的房间也不会这么难定。

从房间的窗户望出去,就能看到不远处博物馆的轮廓,展馆的设计参考了首批出土的几件国宝级文物,夜幕笼罩之下的确有几分东魏的神韵。

第二天

因为张圆圆要留下来布置晚上直播的设备,晏扶光便一个人出门了。

也许是因为女帝陵的消息被公之于众,即便只是个不年不节的周末,来参观的人也络绎不绝。

晏扶光检票入场的时候还听到有人议论,说可惜看不到挖掘现场,帝陵的文物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有幸看上一眼。

置身于博物馆之中,听着人们讨论自己的陵寝,这种感觉晏扶光还是头一次体验,很有一种荒谬的喜感。

博物馆的设计者花了很多心思,构建出一个超长的“时空通道”,引导着参观者逐渐沉浸在东魏遗风里,越过几千年的时光,体会东魏的一草、一木、一城、一池。

于晏扶光而言,东魏留给她的记忆大多伴随着着厚重与苍凉。

那时的东魏四面楚歌,魏王御驾亲征却命丧疆场,王后常年缠绵病榻,王庭之中只有一个刚成年的公主,名字叫扶光。

那时的她刚刚去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虽然是东魏唯一的公主,她的人生却与享乐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四面楚歌、强敌环伺,如若亡国灭种,晏扶光很清楚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不知花了多少心思收拢部下,率军亲征添了多少新伤旧伤,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从东魏公主到传奇女帝,她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东魏子民。

玻璃展柜后的木器残片黑乎乎的一块,参观者们只能通过简介去了解,这是三千年前的漆器,这在当时可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锈迹斑斑的箭簇被沙土胡乱包裹着,埋藏着曾经的锋芒,箭杆和尾羽早已腐朽在时间长河里,不见踪迹。

还有的墙砖,还有屋瓦,一沙一砾都承载着那段不为人所知的时光。

穿过展馆外厅,中心区域的整体风格明显厚重了些。

一进门,晏扶光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金色圆盘。

夸张的纹饰、张扬的造型,灯光下,那抹亮色一如当年的模样。

这是祭祀时用的圣物——赤乌,最后一次出征前,大祭司曾用它为万军祈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