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供销社,赵保山正在那里高兴的东挑西选。
其实很多需要票才能买的东西,数量并不是很多。
毕竟都是因为量少才推行的票。
所以能买到的也是有限。
剩下的只能用其他东西来凑个数了。
盐一毛四分八一斤,买个200斤。花了29块6毛。
要过年了,腌制东西就比较多了。
酱油,一毛五,买了30斤,花了4块5毛钱。
针线买了一些。
……
火柴一分6一盒,买了二十盒,花了3毛2分钱。
不是不想买,而是供销社暂时只有这么多。
现在的工业不是很发达,农村火柴需求量很大,价格不贵,但是这玩意稀缺。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倒卖火柴的原因。
三十盒,一家都分不到一盒,就这还是和几个生产队抢的呢。
而且供销社说了,一个月以内都没货了。
以前欠钱的时候,各家都是自己拿鸡蛋来供销社换。
这次老赵难得大方一下。
这样的话,各家养的鸡,能留一些鸡蛋给家里孩子吃。
不用全都拿出去换柴米油盐了。
周小川看着东买西买的赵保山,提醒了一句,“赵队长,这么多钱,给孩子们买点笔和纸啊!又花不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