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章、腹有半部论语

作者:俯视的大馆主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小六子,去,把他们带过来,”萧夜好奇之下,扭头招呼了小六子一句;亲卫队长正在指派众弟兄戒备车队,见百户喊他,赶忙应了一声,上马跟着后卫向河岸边跑去。

萧夜这么突然的一手,即将开动的队伍停下了,但跟在嫂子马车旁的左石,见哥哥挥手示意,遂高声喝叫,“队伍出发,去老羊口火墩,”

很快,三个渡过西龙河的人被带到了萧夜面前,站在战马前的西门百户,手里的马鞭啪啪地敲着自己的软靴,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三个有点狼狈的外来客。

黑大个白色的短褂已经成了灰色,宽大的黑色粗布长裤,膝盖上面两个蓝色的大补丁,脚上的布鞋露出了黑乎乎的大拇指;虽然一脸憔悴,但机警的眼睛毫不胆怯地盯着萧夜。

瞧了瞧他手里紧攥的木棍,萧夜撇嘴笑笑,再看另两个人,他俩明显的书生大半,青袍上也缀着几片补丁,背着小小的包袱。

“本官西门百户,你们是何人?因何到此?所为何事?”大量了好一会,萧夜凝声问道,“是否需要本官相助?”

他连续的问话,让黑大个一愣,矮个子的书生也是微微顿了下,两人的眼睛不约而同地一亮,嘴巴动了动,却是一同看向了中等个的书生;很明显,这个个头中等的年轻书生,是他们的主心骨。

书生也不犹豫,上前拱手施礼,“学生李寻乌,甘肃镇李家村人氏,早就听过西门百户的声誉,今天一见,果然是不同凡响,”

他的话让萧夜稍稍不悦起来,拍马屁的话他也听过,但一个陌生人上来就是一顿吹捧,他可不敢苟同。

“哦?本官的声誉,传得有那么远,还真是让人欢喜了,”嘴上说着,萧夜盯着这个转移话题的书生,“还是先回答本官的话再说其他,”

要不是看他们三个都是一副病怏怏的模样,他的马鞭就抽上去了,这年月,敢于打岔问话的人,都是有品阶的,但他们明显没有,那就是找抽了。

见萧夜不耐烦的样子,书生就知道面前的百户没耐性和他盘恒,遂也不废话,”上月,石关屯军士张安林父子,来我们村,村里两个失散多年的李家子弟,战死鞑子刀下,他们带来了抚恤银,”

这一番话,让萧夜脸色缓和了很多,李寻乌说的事他知道,“那么,你们来这里,是为何事?”

黑大个见李寻乌踌躇的样子,忍不住大声说道,“百户大人,我等是来投靠你的,就算是当军户也行,只要能吃饱,”他咋咋呼呼的架势,李寻乌皱眉不已,萧夜却是淡淡地笑了。

“投靠?我这里可是比虎而邻,鞑子的弯刀随时就能见到,吃饱饭的代价不是你等能想象的,”萧夜轻轻摇头,“小六子,拿点碎银,让他们去吧,”

说罢,萧夜转身拉过战马,翻身上马;旁边虎视眈眈的小六子,上前一步挡住了他们的视线,随手拉过身后的背包,刺啦拉开拉链,露出了里面厚厚的银票,还有小堆的碎银。

毫不忌讳地露出大量钱财,或许只有小六子这种人愿意显摆的,以前穷的连铜钱都没几个,现在身上可是随时带着上千两的财富,小六子底气十足。

当然,要是和百户夫人马车里的那个匣子里的银票相比,他这点钱就不算多了,萧夜此刻的身家可是按万两银子齐身的。

黑大个和矮个书生,眼睛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小六子的背包,吸引他们的,不是那个从未见过的金属拉链,而是里面那厚厚的银票。

只有李寻乌,对银票视而不见,视线一直紧随着萧夜的背影,见萧夜随手打发了他们,顿时就着急了,要不是身旁有亲卫盯着,他肯定会冲上去;“西门百户,今夏,甘肃镇附近久旱无雨,我等已然是家徒四壁,走投无路了,”

见马上的萧夜转过视线,看着自己,李寻乌悲声道,“地无可收,赋税又加,我李寻乌是要给李家村的乡亲找条活路啊,”按他的性子,自是饿死也不愿求人,但村里几百口子人的性命,可是就捏在自己的手里,容不得半点的大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