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定位

作者:想蜗的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呵呵,”陈阳笑了笑,摇着头说道,“也不能说错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开发区搞新城建设,可见大潮流就是这样,我一介小民哪里敢评价,只不过,我就觉得吧,”

陈阳说着比划了两下手势,“这就跟我们的大麦和花火手机一样,必须找准自身的定位,然后切合市场,才能一炮而响,如果我只是埋头造手机,跟那些什么首信、波倒、厦新、熊猫等等等等几十个国产品牌形不成差异化,我一个新品牌凭什么跟他们竞争?

就凭打广告?他们也在打广告啊!所以我连打广告都要跟他们不同,这才能打开市场!”

说到这里,陈阳又掰起了手指,对着周县说道,“西江想搞工业区,搞什么主题?纺织?你抢得过邵兴?电子?你做得过东馆?文州有鞋子,海拧有皮革,坲山有陶瓷,舜德有家电,钟山有灯饰,

改开三十年了啊,哪怕小到一颗纽扣,一只螺丝钉,都有了专门的产业经济带,

对,他们是吃不完所有市场订单,总会有点汤汤水水留给别人,但就这么一点汤水,也有全国几千个区县在打抢,西江拿什么跟人竞争?

就算真的抢到了一些汤水又如何?老百姓能落下多少好处?”

周县抿着嘴,沉吟几秒,抬头看着陈阳,“那,陈总你觉得,西江的定位是什么?”

陈阳笑了笑,拿起酒瓶帮他满上,先没回答他的话,而是说道,“周县,其实啊,我真不知道您竟然能把我表舅请来,如果没有今天这顿饭,大麦科技还是会在西江投资建厂,

而且套路呢,也和我刚才一开始说的差不多,区别是不会拔腿走人而已,另外我也不会要新城的地皮,而是把开发项目放在老城区,比如那个塑管厂、农机厂就很不错,

前两年上面不是在提要搞棚户区改造吗,后来又延伸到旧城改造,这也算是响应中枢政策嘛,搞拆迁,老百姓旧房换新房,只要补偿合理,就只会笑不会骂,另外还省了各个单位搬迁的麻烦,只是我们少赚点而已,又不会亏,多好!

我毕竟是西江人,那种刮地皮留骂名的事是绝对不能干的!”

周县愣了愣,随即缓缓点头,“那,黄总的三个问题?”

这一刻,他知道投资的事情稳了,只是想不明白,既然有心投资,为什么又要提出三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呢?

陈阳嘿嘿笑道,“黄总的三个问题,也不是完全不能解决,首先是交通,

西江县内河道纵横,又紧挨着长江,有天然的水运优势,虽说现在水运没落了,水运公司也没了,但船只还在,如果开一条接驳西江和东江市的货运航线,先将货柜通过驳船送到东江市,再从东江上高速到省城,有了省城的高速公路网,这天南地北就随便跑了。”

当听到水运的时候,周县便眼前一亮,等陈阳说完,忍不住拍着大腿说道,“哎哟,我怎么忘了水运这一茬,我记得早些年,这满江河里都有轮船在跑,货轮最多,也有不少客轮,可惜后来公路渐渐完善,这些轮船是越来越少了,呃,就是不知道西江的水运码头还在不在。”

他不是西江县人,而是隔壁邻县的,但跟西江可以说不分家,因为三十年前本来就是一个县,后来才分出去的,

然后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校的机会回到家乡,工作了十多年,才升迁到西江任正职,到这里也就一年多,对那个早就破产倒闭的水运公司自然不会关注,废弃多年的码头也没去过。

“当然还在,码头能往哪里跑?!”

说话的是方国强,他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抽了张纸巾擦嘴,笑着说道,“春节的时候我还去江边看过,三个货运码头和一个客运码头都在,当年候船室那栋楼也在,旁边还有一个好大的仓库,不过除了货运码头还有一些沙船靠岸,客运码头、候船室和仓库都已经废弃好几年了,要修一修才能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