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发红包

作者:想蜗的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现在陈老板竟然想进去掺和一脚,有这个可能性吗?!

片刻后,武总盯着陈阳,眼睛眨也不眨地问道,“这个项目可是个重资产项目,而且投入了,十年甚至二十年都不一定能有成果,那时候所有钱都将打水漂,

陈总,你要投尚微,那你打算往里面砸多少钱?!”

陈阳笑了笑,随即伸出右手,指了一圈在座的人,正色说道,“所有人可以见证,如果尚微能接受彩虹集团的投资,按股份分配比例,他们需要多少资金,我们就投入多少资金,不设上限!”

这种项目费钱吗?

费钱!

很费钱吗?

未必!

尚微的注册资本也不到两亿,哪怕把所有人的人力和物料成本算上,所耗费的资金量,也比不上大麦公司一年的净利润,

只不过这种投入看不到希望,才没有资本愿意入局而已,

但对陈老板来说,千金难买我愿意,砸个几十亿进去又何妨,

更何况尚微也不是没有前景,

十年之后,尚微就研发出了二十八纳米制程的光刻机,将我国与世界芯片技术的时间差距缩短到九年,

如此重大项目,甭管赚不赚钱,能够参与进去,陈老板都感觉与有荣焉。

听到陈阳的话,武总沉吟着说道,“我在上学的时候,我老师跟我说过,最早在五六十年代,其实我国的半导体技术,跟世界一流水平相差不远,最多也就是三四年的差距,

到了七十年代初,老美为了拉拢我们,甚至放开了这方面的限制,让这个差距得以缩短,甚至几乎追平,与美国相当,

但从七十年代末到新世纪,这二十多年,我国的半导体产业,由自力更生阶段转向技术引进阶段,自主技术发展近乎陷于停滞,

那个时候,好像是七八年吧,无锡七四二厂,也就是江南无线电器材厂,从日本东芝公司,引进完整的电视机配套专用双极型三英寸模拟电路生产线,从拉单晶开始,包括制版、三英寸硅圆片加工和封装测试,

一跃成为当时我国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最全、集成器件制造模式最专业的工厂,

此后各大厂纷纷效仿,

这种技术引进方式,的确大大提升了我国的芯片技术水平,能够迅速满足国内广泛的生产生活需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