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神奇的眼光

作者:想蜗的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如果老板能再次压中,那么这家名义上的欧洲半导体公司,在美国的收购过程,应该能顺利很多,

否则的话,就要看彩虹集团,到底需要付出几个亿的代价去公关了。

随后,黄珊说道,

“芯片产业的发展潮流,是技术在美国,装备在欧洲,代工在亚洲,

等我们的计划全部完成,也差不多刚好到了你说的,4g开始得以应用,揭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幕的时候,

等到那时,全球电子产业对芯片的需求量,肯定会成倍激增,新的芯片生产线也会大幅增加,

我们就可以顺势而为,将新增部分的芯片生产线,想办法放到国内,

从中低端开始,再到高端,如此逐步完成部分关键技术和装备的转移!”

只要能够得到部分关键技术和装备,对我们自己国内的芯片产业升级,就会有非常大的好处,至少在高端芯片制造方面,不至于完全受制于人。

顿了一下,她突然叹了口气,“不看资料不明白,看过之后,我才知道,就算我们所有的计划都能实现,但想要完全不受他人制约,独立完成芯片的制造,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样太不现实了!”

车子在公路上飞驰,透过车窗,已经能远远地看到机场,

陈阳收回目光,转头看向黄珊,笑着说道,“我还没那么天真,妄想做到能独立自主生产芯片,

只要能把你说的这个计划实现,就已经很不错咯。”

陈阳笑着摇了摇脑袋,不再说这个事,而是问道,“刚才你说的这些,都是下面的人提出来的建议?”

“对啊,”

黄珊点了点头,笑道,“这种专业方面的东西,你让我说,我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啊,

这些都是虹谷资本项目部的同事,在汇集了大麦研究院、盏瑞研发中心和虹谷技术顾问部的意见之后,整理成的两套方案,

一个是走无厂公司模式,把现在正在兴建的芯片制造厂剥离出去,成立一家单独的芯片制造公司,然后盏瑞就专注于芯片的研发设计工作,

既然你不喜欢这个方案,具体细则我就不说了,

另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个是充分考虑了国际政策环境之后,他们给出的建议,

如果不按这个建议去做,执意把公司放在国内,一方面我们很难得到高端制造设备,另一方面,也将面临随时被制裁的风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