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年时间铺量,形成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后5年再往上走,满足原有消费者需求升级新产品。”
韩皓的市场策略很明显,就是趁合资品牌高高在上这时,尽快把市场空间都占满。待这一波红利过后,就利用新的市场需求升级自己的产品。他把这个分界点定在了2008年,正好是首都奥运会举办之际,也是中华集团进行品牌全球推广之时。
经济在发展,现在购买面包车的人群,在钱包鼓起来后,肯定会选择购买更高级的汽车,届时中华集团也将随之升级,推出高层次的新产品。
在消费者只认可国产车10万元出头的大背景下,贸然推出20万的产品,只会落得跟华晨和东方之子的悲惨遭遇。
一是需要慢慢打造品牌,让消费者认可你的产品。二是要有时间沉淀,汽车厂跟人一样,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得有成长期来技术积累。
漂亮的外观,出众的性价比,加上遍布全国的网络,就注定“宋”将会是一款热卖的产品。
现在国内市场上除了半死不活的丰田特锐外,就没有一家小型suv的对手。
“我估计这款车至少月销破万,唯一制约它的就是自动挡可靠性与否。不过手动挡mt就足以横扫这个市场,毕竟算上全部8万元就可以落地如此漂亮的小车,在国内可是独此一份。”
一位现场的记者在售价公布后,对身边的同行说道。
“说实话,我还真挺佩服中华集团,每次推出的新产品都能挠到大家的痒点,知道消费者最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破万不是问题,应该追问会不会破两万!”
这位媒体同行给出了更为乐观的看法。
连记者都能看出来的美好未来,现场在座的经销商体会更加直观,因为预订数量就很直接反应了这点。
“要不是这次厂家下了死命令不准加价,我还真打算再加价挣一把。订单数量比‘唐’上市时好多了,许多顾客都本着多退少补原则下定,生怕晚了又要排队加价提车。”
一位经销商看着舞台当中的“宋”,一脸惋惜地说道。
“新签了合同,一旦加价被查到,就会被主机厂重罚。尤其还搞出电话、网络举报有奖活动,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来监督,这可让大家吃不消。反正把目光看远一点吧,细水长流有的是机会挣钱。”
另一位4s店的老总同样不甘心,但不得不遵守不加价的指令。
加价提车开始被严控,一旦发现有加价情况,中华集团将会对4s店进行处罚,累计多次就会降级减少车源配送,屡次不改最终还有解除代理合同的严厉惩罚。
许多消费者打来电话抱怨中华集团热门车型加价提车的问题,尤其还给韩皓写信投诉,这让他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一定阶段内,加价提车能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也更利于主机厂建立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这具有一定合理性。
但伴随时代发展,尤其网络传播的普及,消费者抱怨的声音很容易引发对汽车品牌的损害。
当前中华集团的全国网络已经普及,许多经销商已经挣回了成本并开始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