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疯狂买人的布莱克本

作者:小寸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个被布莱克本清洗的后卫确实不算技艺非凡,防守能力其实只能算一般,在比赛中一般都是保持不过不失而已。

在与布鲁斯、帕里斯特相比,大卫-梅在防守能力、身体素质上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弗格森买他来主要是为了填补布莱克-摩尔的位置,也考虑到了布鲁斯可能的伤病问题。

大卫-梅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打中卫,替补两个中后卫出场。

虽然加里-内维尔已经逐渐成长,但是弗格森为了谨慎起见,还是安排大卫-梅和加里分享右后卫的出场机会。

其实大卫-梅让弗格森印象深刻的地方还是他冷静的比赛态度和稳健的防守动作,他就像球队里面的工兵、和后卫多面手,能够在曼联打密集比赛时顶上去当主力,能够在曼联打弱队时充当防守核心。

除了大卫-梅之外,其他加入曼联一线队的球员还包括来自布莱德福德的格拉梅-托林森和年轻球员飞利浦-穆利内。另外,弗格森从曼联青年队提拔了罗尼-瓦尔沃克、迈克尔-特瓦斯进入了一队。

当然,预备队里面加里内维尔、斯科尔斯等小将已经陆陆续续地开始为曼联打比赛,陆续登上曼联的历史舞台。他们和吉格斯、李-夏普、乔斯特等新星一起,成为了曼联的重要战略储备。也成为了弗格森的秘密武器。

英超成为了世界足坛的新热点,很多球员开始扯上关系。不过,在英伦三岛的那个夏天,布莱克本队才是真正的球坛焦点,他们的老板财大气粗地打开了支票簿。

在赛季开始之前,弗格森还看中了一些前锋,报纸上传得最热的是诺维奇的萨顿,记者们说曼联已经向诺维奇报价。

不过最终萨顿并没有到来,弗格森看中的目标又一次被布莱克本主帅达格利什下手抢走。

但弗格森没有向当年达格利什抢走罗伊-基恩那样愤怒,在报纸上开火怒喷达格利什。弗格森表现的很低调。

为什么曼联在转会市场如此安静?一来是因为弗格森对于卫冕冠军的曼联阵容是很满意的,大多数球员都在当打之年,很多位置都可以形成水平相当的二人转,并且,很多球员都可以打不同的位置,曼联的大军并没有缺兵少将的问题。

二来是因为弗格森的青训计划已经快到了成熟的阶段,青年队的那些天才们展现出来的实力,并不逊色于一线队的球员,弗格森决定将更多的机会留给这些“弗格森的孩子”。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布莱克本这样的球队在抢人方面和曼联展开竞争。

那个夏天,火热的英超开始吸引更多的国外大牌球星加盟。来自德国的世界冠军球员克林斯曼就在这个夏天加盟热刺,德国前锋声名赫赫,他的加盟让整个英超联赛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也进一步扩展了英超球队引进全世界优秀球员的渠道。

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英超吸引力开始发挥作用的标志,英超正在成为更好的联赛。

布莱克本队成为了夏天的新闻焦点。与曼联在上个赛季争夺冠军最终才功亏一篑的布莱克本在这个夏天继续大洒金钱。上赛季收购阿兰-希勒让布莱克本尝到了甜头,于是在夏天他们再一次展现金钱魔力,并且再一次从曼联嘴边挖角成功,以新纪录的500万镑从诺维奇城购入年仅21岁的前锋萨顿(chris sutton)。

萨顿本来已经和曼联在谈个人待遇,但是沃克却向诺维奇和球员本人提出了难以拒绝的报价。

事实上,“没有什么比金钱更有魔力”——这一句话也适用于萨顿。布莱克本的前锋现在组成了“双s”组合,记者们又将萨顿与阿兰-希勒的黄金搭档合称为“sas”。算上其他位置的大手笔,布莱克本的大老板沃克简直可以说为了英超冠军而不顾一切,疯狂花钱买人而打造的金元阵容,简直可以说是亮瞎了其他球队和球探的眼睛。

这样的套路是不是很熟悉?是的,金钱的威力是可以堆积出一套强大阵容的。以后,我们还会在切尔西、曼城这样的球队一再看到这样的情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