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他认为没霸气;坎通纳?那个家伙虽然很带种,但是他比自己晚到!马克-休斯?这家伙够老了!乔斯特?因斯甚至是有点不屑一顾的,虽然乔斯特和因斯打的几乎是相同的位置,但在因斯的心目中,自己才是罗布森的真正接班人,是曼联的领袖和老大。
报纸上时不时地放出因斯叫嚷着要去意大利挣大钱的消息,曼联的工资并不算高,如果因斯能去西班牙或意大利踢球,他的薪酬对英格兰的球员对比是笔横财。
不仅是因斯,其他队员也躁动不安。舒梅切尔是最早嚷嚷要当队长的,当然大家都不会接受。
丹麦门神只好继续显摆自己欧洲冠军的派头,一个头两个大地到处放炮。
马克-休斯本以为罗布森走了之后自己应该是当之无愧的老大,队长什么的如果当不了,那么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但坎通纳却比他更受重视,无论是在教练团队还是在更衣室都是如此。
球迷那里就更加不用说了,坎通纳几乎被神化成了老特拉福德的国王。
虽然和坎通纳联袂出场是愉快的,马克-休斯会得到更好的射门机会,他的进球也不会少,但是,光环却始终笼罩在那个法国人身上。
这对于休斯的刺激不小。坎通纳是当之无愧的巨星,是球队中轴线上的决定性人物,是决定比赛的最后答案,这在事实上也使得马克-休斯的作用严重削弱。
而坎通纳恶劣的红牌记录也使得他常常缺阵,影响了曼联的排兵布阵,这成为了马克-休斯的怨念所在。
争出风头的潮流甚至蔓延到其他球员身上,李-夏普场外不知自爱,虽然在场上依然风光,但在弗格森眼里却觉得这个天才开始堕落,他给吉格斯更多的首发出场,甚至将李-夏普的位置调到了中路。
李-夏普缺少了表现机会,自然对吉格斯得到宠爱心生不满。
在他的眼里,自然觉得吉格斯这一个赛季的发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服力。
对于坎切尔斯基来说,因为曼联92一代的迅速冒起,他的出场时间也被压缩,这个状态其实还是很出色的飞翼难以接受。
对于弗格森来说,球队中大家的地位区别很简单,就是看每个人到底自己为球队做了多少贡献,发挥了什么作用。
这也是他安排首发的标准之一。不过,他的标准明显没有成为球队的铁律。
因此,这一赛季,曼联的战斗力在内耗中严重被削弱。
第三是最严重的的威胁,那是有一些对弗格森的质疑和不满。
这些质疑和不满在这个赛季的两个时段达到了顶峰。
一个是坎通纳飞踹球迷事件发生之后,一个是赛季临近结束前后,曼联连续在两项冠军的争夺中失败的前后。
坎通纳飞踹球迷激起了俱乐部和更衣室的轩然大波,实事求是地说,当年球队里面也是存在不同意见和看法的,并不是所有的球员都和坎通纳站在一起。
那些批评坎通纳的球员自然也就对弗格森一味庇护法国人非常不满,他们甚至认为这样的行事已经失去了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