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上无道,只为一己之私而肆意残害无辜的隐族人。然而在其几十年威压灌输之下,大裕国人对隐族人实是已生出了诸多的偏见与隔阂。
故而此时若突然出现一位隐族新君,朝野上下难免皆会生出抵触之意,更可能会因此引起朝局动荡,甚至是天下大乱。
如今的大裕,实已到了内外交迫之际,急需一位胸怀治国之志,又熟知治国方略之人,来统御四方,坐稳江山。
明睿对此事已思忖良久,最终还是认定,左相冷衣清,才是大裕新君的不二之选!”
众人听了浩星明睿的这番解说之后,不觉都各自沉吟起来。不过很快地,他们便又纷纷点头,认为他所言确实颇有道理。
就连那位被人所厌弃的皇帝陛下浩星潇启,都在自觉羞愧的同时,暗暗对浩星明睿生出了一种钦佩之意。
毕竟他也曾是权衡天下的君主,对于浩星明睿的这番思虑也是极为赞同。
既然江山易主已是势在必行,那么这江山是交到姓浩星的隐族人手中,还是直接交到一个外姓之人手中,其实并无多大分别。
但是在大裕国人的心中,难免会对隐族人掌权生出诸多的疑虑与猜忌——
很久以来,隐族在大裕一直都是被称为邪族。如今,忽然就有一个隐族人当上了大裕的皇上,这其中会不会真是有邪族在作祟呢?
因此,浩星明睿所做出的这个选择,确是极为明智。而且,更可从中看出,他确是全无私念,只为大裕的江山社稷着想。
这也是令浩星潇启自愧不如之处。因为他尚有自知之明,以自己的心胸,实在做不到把已是触手可及的皇位拱手让人。
这一次,众人又都不约而同地看向冷衣清,只是眼中已没有了先前的惊诧之色,却又多了几分审视与期许之意。
而冷衣清这当事之人,自然不会像众人那般旁观者清。此时他的心头已是思绪纷乱,一时间难以平复下来。
早在年少之时,他便怀有壮志,欲凭借胸中所学,拜相封侯,一展自己治国之长才。
如今他身为一朝宰辅,手握军政大权,已算是遂了当年心中宏愿。
虽然明知今上昏庸无道,大裕江山社稷危殆,他也只是想过,要扶保新君,重整朝纲,却从未生出过半点取而代之的念头。
因为饱读圣贤书的他,平生最不耻的便是那些谋权篡位的乱臣贼子。在他的心中,君与臣,界线分明,绝对不可逾越半分。
然而此时此刻,仅凭浩星明睿的一席话,便要将他推到大裕新君的位子上,这却让他如何能够坦然接受呢?
虽然明显地感觉到了众人目光中的赞同与支持,冷衣清却仍是坚决地摇头道:“兹事体大,实非冷某力所能及,诸位还是另择贤才为宜。”
听到这位左相大人还在婉言拒绝,浩星明睿不由皱了皱眉头,沉声道:“左相大人,此刻非是我等在指定大裕帝君,而是神柱在为大裕择取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