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生:“每天给小潘的来信都有十几封,都是看了诗作后,想跟小潘探讨写作方面问题的。”
柳梦秋:“所以我们及时邀请小潘参加座谈会是正确的,我们县出了一各诗人,是我们县的财富,要珍惜。”
潘大章静静地听他们说。
说些虚话有什么用。说了半天都不见说些实质性的东西?
若是这次只是说说话聊聊天,再陪这些官老爷们吃吃饭,他保证下次决不奉陪。
你们爱长篇大论闲谈是你们的事,你们闲谈有工资拿,我什么都没有。
谢东生正好把那本《诗刊》带了过来,他顺手拿过来,翻开。
同一期的作品,有几位老诗人的作品,也有数位活跃在诗坛的中年诗人力作,还有极少数青年人的新作。
象潘大章这样年轻作者的诗作,放在首页推荐的确实少见。
曹向东说了一大堆的废话,潘大章基本上没有听进去一句。
他脸上保持着古板的微笑。
不喜形于色是潘大章前世混迹了几十年练就的一门绝技。
直到曹向东敲了敲桌子,提醒说:“说点小潘爱听的话,为了表彰潘大章诗歌取得的优异成绩,我们县委宣传部决定给予特殊的奖励。一是吸收潘大章为县宣传部特殊成员,县文联协会会员。并且上报到冈州市文联协议,为其申请市作家协会会员资格。二是决定给潘大章同学给予创作特殊津贴补助,每月58元津贴,可按时领助。”
众人鼓掌。
潘大章:“这……”
他并没有感到欣喜。
一个月才58块,对他来说,只是毛毛雨,小意思。
还要每月来你财务签字领一次,真麻烦。
他认为还是不如学校领相等稿费奖金的作法,来得爽快。
“小潘同学,好像对组织给予的创作津贴费,并不是很高兴?”
林正雁是个善于观察的人,他从潘大章的脸上读不到一丝兴奋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