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四海难平 反郑同盟 第一百一十六章 谣言四起

作者:罗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肖鲁亲自坐镇三秦关,城池固若金汤,如何应对?”清梦摊开双手问道。

于济滔轻摇折扇,胸有成竹地回道:“郑公不必忧虑,济滔自有妙计。”

“还请军师赐教!”

于济滔望向众将:“肖鲁之智无非是小人之妒,何堪大用?此人若败,必栽在这二点上:

一、三秦关看似固若金汤,实则内部人心涣散,张文波无刻不在掣肖鲁的肘,此其一;

二、肖鲁虽名为丞相,实则难以服众。京城四大家族对其恨之入骨,只要我们放出一点口风,便能撤了他这官职!”

众将听罢,在私底下讨论起来,清梦十分认同这个观点,当即拍板。由陈衰作伪告示并派人传出口风,半月间便吹进了京城。

京兆府朝堂之上

泰利颤颤巍巍地坐在龙椅,杨敏手持宝剑侍立一旁,怒视朝中一干大臣:“这话是谁传出来的?竟敢诬陷肖丞相谋反?都给我回话!”

朝堂鸦雀无声,众臣互相观望,连口大气都不敢喘。因为杨敏入京的缘故,四大家族之一的杨氏把持朝政,杨敏同时是太子的亲舅舅,一时间杨氏家族的人在朝堂上可谓是风光无限。

“魏中丞,既是你上的奏书,便请你解释一遍,肖丞相如何有谋反之心?”杨敏瞪着一花甲老臣,逼着他说出话。

那老臣哆哆嗦嗦地走出,缓缓答道:“回大将军,肖鲁素怀狼子野心,今日在京城遍布公告,欲废陛下皇位而让于他,老臣藏在袖中,请大将军过目……”赵福里走上前去,伸手抢过“檄文”,递给杨敏。

这时,在不起眼的一角。一名年轻官员双眼放出神光,手持笏板,深吸一口气,正要大踏步走出人群当中。一老臣轻轻扯住其衣袖,低声言语:“庆儿,你要干什么?”

“为国分忧,为圣上分忧……”男人答毕,大义凛然地走向中央,眼神间泛着坚毅与刚正。

杨敏认了半天,竟没识出几个字来!着实令他有些汗颜,只好装装样子令赵福里递给老皇帝。擦了擦额头的汗,虎颅轻抬,方才见得站立于陛下的男人。只见此人身材雄伟,面貌端正,英气逼人,那一轮黑眼珠炯炯有神。杨敏心中暗自赞叹:“果真是个好男儿!”

“启禀陛下,臣认为肖丞相无罪,疑是郑贼张清梦意图挑拨离间,使我君臣无法上下一心,请圣上明断!”男人洪亮的嗓音回荡在朝堂之间。

杨敏见这男人略显青涩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坚毅,更是暗自欢喜。便试着问道:“你不会是上官家族的人吧?让本将军认识认识,你叫什么?”

那男人抬起头:“正是如此,臣复姓上官,单字庆,现任朝中谏官是也!大将军既上了朝堂,又为何持剑而入?莫非欲妨效司马兄弟否?”

众臣被吓出一身冷汗,现在谁不知道杨敏手握军队,权倾朝野。只要他愿意,这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瞬间就会去见阎王!

赵福里发了火,瞬间跳出来:“大将军有周公辅佐之能,持剑上朝,如何不允?”

“哼哼……”上官庆冷笑道:“大将军自认有周公辅政之能,然实则却仿效汉之王莽,周之杨坚行事,岂不可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