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陈瑛被处决,吴中为人刚正,又不失圆滑,有时候你都分不清楚他是好官还是奸臣,凭借出色的办事能力,逐渐成为朱棣信重的肱骨之臣。
“诚如圣谕,臣已差人去四川取木材,只不过,而今有一事不能决断。”
“何事?”
“修建皇宫,需大量徭役,这些服役的百姓从何处调取?”
徭役伤农事,若抽调一州青壮去修建皇宫,这地方一年的赋税,大抵是收不上来了,谁敢轻易做主,到时户部追赋税谁来交啊。
而且。
修建宫殿规模越大,需要力役越多,地基,金砖,烧瓦,调色,采木,搭建等等,不知需要多少力役。
朱瞻墉知道,朱棣想修多大的皇宫,百姓根本接不下来:“皇祖,
孙儿以为不管抽调哪一府百姓,皆使地方民匮财乏,不如军士和民丁听役,调动河南,山东,山西等布政使司的民丁,和北平府卫所的军士,共同修筑。”
总不能逮着一个地方百姓薅羊毛。
不患寡而患不均。
朱棣觉着可行:“那便如此,拟旨吧。”
“臣谨聆圣谕!”
说完,吴中抬头,苦笑着问:“圣上,那民丁军士的月米和工钱?”
朱棣算口粮非常厉害,随口就念:“民丁每月米五斗,钞三锭,军士每月米五斗,再按其俸领取军饷。”
要钱当然是当面要,此刻不开口,之后就要求爷爷告奶奶了。
吴中笑容圆润:“陛下,那这些银子?”
朱高燧倏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朱棣斟酌片刻,道:“民丁的工钱,由户部拨付,至于军士,用北平府的军饷。”
噗通~
嗯?好像有人倒下了,朱瞻墉转头,就见朱高燧有些慌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