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后宫妃嫔们再看向灵犀的眼神不再单单是妒嫉怨恨,其中更夹杂了羡慕与畏惧。
灵犀接旨之后,坐于灵研殿的寝殿之中,捧着那串檀香念珠泪流不止。
这串檀香念珠是孝和太皇太后的随身之物,三十几年未曾离过身。如今孝和太皇太后把这佛珠赏给了灵犀,就是告诉灵犀她没有怪罪过灵犀。
同时也告诉后宫妃嫔,虽然她不在这后宫之中,可眼不花耳不鸣。若灵犀能平安诞下腹中龙嗣也便罢了,若是不能……
恐怕那时就是孝和太皇太后回宫之时了。
朱皇后对孝和太皇太后此举十分不爽,孝和太皇太后如此无视她这个中宫之主,实在是让她恶气难消。
永安帝在看到孝和太皇太后的懿旨后沉默了。
崔氏一族如今已经大不如前,对他亦造不成任何的威胁。可孝和太皇太后肯在这个时候插手,到底是何用意。
永安六年二月,灵犀腹中的龙嗣已有五月,仁妃腹中龙嗣亦是已有六月。永安帝和朱皇后免了灵犀和仁妃的早晚问安,让其在自己殿中安心养胎。同时,掖庭宫安排的稳婆与奶娘陆续住进了她们的宫殿,随时候命。
灵犀身边的太医除去史太医和妇科拿手的刘太医外,又填了一名赫太医。三名太医每日三次轮流为灵犀诊治,深怕灵犀和她腹中的胎儿出些什么意外。
相比灵犀来说,仁妃的霁月殿中就要冷淡了许多。虽然稳婆,奶娘,太医一样也不比灵犀殿中的少,可后宫之中妃嫔却鲜少去她那里。
永安六年三月,风扶杨扶,春暖花开。灵犀月份大了不能去御花园中散步,平日里只扶着荷叶和巧竹的手在永乐宫中的小花园中闲逛。
在这段日子里,同住永乐宫的庆美人时常到灵研殿中给灵犀请安。因其曾经和已殁的丽美人羞辱过灵犀,故每次到灵研殿中都是怯怯的,请完安便走。而同住的朵美人则一直称病,偶尔去灵研殿中给灵犀请安时,也是一脸的不甘。
永安六年三月十六,天上飘着细雨,灵犀正坐在殿中给腹中的孩子绣肚兜,小德子突然走了进来,小声对灵犀道,“娘娘,仁妃娘娘见红了……”
针尖一偏,绣针刺进白嫩的手指,一抹嫣红在雪白的绸缎绽开了一朵小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