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大小姐蒋欣琼听说此事,忙书信一封给陈氏。信中只道母亲糊涂,孙家门第虽高,那孙景辉自事发后,早已不复当年模样,一蹶不振,醉生梦死,何苦搭上二妹妹一生幸福?
陈氏也不敢把信拿给老太太看,随手往火盆子里一扔,滴下几滴泪来。
……
转眼惊蛰已过,春风将至。
蒋欣瑶刚从归云堂请安回来,门房来报说有个自称宋芸的妇人给小姐请安。
欣瑶请示母亲后,把人请进来。师徒二人刚刚落座,宋芸的几句话,就似在欣瑶耳边炸起了响雷。
原来,宋芸这趟蒋府之行,是为了她家刘恒而来。
刘恒今年十七,长得高大壮实。几年前跟着母亲到过青阳镇老宅一次。自那后,便对年长他两岁的冬梅念念不忘。
上回宋芸与欣瑶见面,听欣瑶说起冬梅的婚事。回家后母子俩人闲话,无意间说起这事。刘恒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只说自己喜欢冬梅好几年了。除了她,谁也不娶,求母亲成全。
宋芸又气又急,拿起笤帚就打。这刘恒也不叫喊,也不求饶,一声不吭任由母亲抽打。
宋芸打累了,一屁股坐在地上,痛哭流涕。都说儿大不由娘,这小子什么时候起的心思,愣是瞒着她好几年,这会听到人家要找婆家,憋不住了,方才道了实情。
这打也打也了,骂也骂了,劝也劝也了,母子俩冷了几天,宋芸见儿子铁了心,也顾不得许多,直接来找蒋欣瑶。
宋芸其实心里对冬梅颇为满意,长相俊俏不说,为人聪明本份,温柔墩厚,即便在小姐面前得意,对着他人,也是一脸和气。是自家那个傻儿子着实配不上人家冬梅。
蒋欣瑶心道,你家那个傻小子,哪里是傻,简直精得要命,一声不吭看上了我家冬梅,眼光忒好。如今又来求娶,自己也不照照镜子,哪一点配得上冬梅姐姐?当下冷着脸不说话。
宋芸见四小姐冷了脸,忙陪笑道:“小姐,我跟那傻小子也说过了,冬梅可不是一般人能求得的,那可是小姐身边最得用的人。你说你一个乡下种田的小子,既无财,又无势的,人家嫁了你,可不是苦一辈子?哪料那傻小子说,但凡有他一口吃的,就不会让那丫头饿着。若他得了冬梅,只一门心思对她好。”
蒋欣瑶听到此处,脸色才稍稍缓了些。
宋芸忙又道:“小姐,我知道配不上,看在那傻小子不依不饶的劲,我这不是厚着脸皮求你来了吗?我这些年也积了些银子,为了就是给儿子娶房好媳妇。若小姐看得上,我便在苏州买处小宅子给他们住。冬梅白日里还在小姐身边侍候着,我让那傻小子在苏州府找个木工的活干。过几年再存上些银子,我就把绣庄开到苏州府来交给冬梅打理。我在家替他们俩带孩子。能抱上孙子,这辈子我也能闭眼了。”
蒋欣瑶又好气,又好笑:“宋姨,你这都帮我筹划好了,还让我说什么呢?估摸着你的性子,想必这宅子已经看好了吧?”
宋芸摸了摸微红的脸,讪笑道:“小姐就是聪明,正看着呢,若小姐同意,明儿我就去交定金。”
蒋欣瑶忿忿道:“宋姨,你这不是求娶,你这是强娶,这事我做不了主,得请示我母亲去,冬梅姐姐是母亲给我的。最要紧一点,冬梅姐姐若不点头,你就趁早让你那傻儿子歇了这心思。”
宋芸陪着一脸的笑道:“那是自然。这可是大事,我三日后再来,若成,那是最好;若不成,也是我家恒儿没这个福气,怨不得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