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儒名士来说,他们还是有自己的尊严和道德水准。只是因为把曹操认为是匡君辅国的忠臣,这才和沈晨闹得不愉快。
因此以他们这些人的名望和在士林的影响力,真联合起来一起搞臭沈晨的名声,怕是连司马徽和庞德公帮忙都没有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算是讲武德了。
不过沈晨却很清楚,这些人哪怕道德品质不错,但终究是不会体恤仁爱百姓的士族,与自己有本质区别,所以即便是他们讲武德,自己也不能认同他们。
沈晨沉声道:“汉室颓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世人愚钝,却是不知道天子在曹操手中只是发号施令的器具罢了,如今也就只有使君能够拯救汉室江山。”
刘表摇摇头道:“荆南张羡叛乱,江夏孙策来袭,我亦无能为力。”
“嗯。”
沈晨拱手道:“所以我才愿意为使君分忧,若是将来天子不测,遭了曹操毒手,也就只有使君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了。”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刘表听了这话,顿时若有所思地看了眼沈晨,这小子怕是在暗示他什么。
这个时候的刘表态度其实还算暧昧,历史上他是在平定张羡,且由于衣带诏使得不少士人对曹操失望之后,才祭祀天地,出门比拟君王,言行不轨,有称帝之意。
但还没有平定张羡之前,即便现在实力大涨,也不敢有所动作,所以面对沈晨的暗示,他只是摆摆手道:“这些话就不要乱说了,会让人误会。”
“唯。”
沈晨瞥了眼刘表的脸色,心里不以为意。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
接近午时,成奇来报:“明公,诸位大贤都来了。”
“走吧。”
刘表站起身,伸展了一下酸痛的腿脚,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也该去见见这些大贤了。”
他双手背负在后,第一个走了出去。
世人都知道荆州士人多心向朝廷,刘表又何尝不知道这点?
这些所谓大儒名士,在曹操奉迎天子之后,给他上书劝他归附曹操的又少了吗?
所以刘表很清楚,这些人针对的其实不是沈晨,而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