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晋啊,来,我就替你帮个忙,跟飞鸿说了一下,你要学武的话,以后就跟着他,至于你到时候学到了多少本事,那么就看你自己的了。”张老爷子看着他说。
听到老爷子这话,易小晋立即抱拳行礼,“多谢老爷子,见过师傅。”
黄飞鸿点点头:“拜师礼还没过,这声师傅还是留着行礼的时候说吧。”
“这个晚点去你的宝芝林走一下就行了,反正小晋也刚来佛山,身上也没什么家什,到时候就一起住你那,也方便了。我呢,明天就要走了,外头的事情多,那帮子外国佬也麻烦,走得急。我家少君就麻烦你们俩了,小晋你也是留学回来的,跟少君有话一点,记得帮我看紧她一点,别让她老是跟那棒子外国人搅在一堆。”
“好的,老爷子。”易小晋点头应是。
“家里还有个国外学医回来跟着我学医的师兄,你到时候多跟他聊聊,他国话可没你说的这么顺畅,外国话说得倒是挺溜的。”黄飞鸿笑着说。
再次点头应是。
这里聚了没多久,十三姨听到有人说戏院快开锣了,就想着过去拍一拍,给张老爷子一说,又听到说易小晋要拜黄飞鸿为师,顿时就熄了这个念头,想想拍一拍拜师的场景也是不错的,顿时就没了那些不愉。
这年头还不是后世那种大力推广武学的时代,拜师是一个很神圣的事情,虽说有不少人可以拜几个师傅,不过师傅挑徒弟是看人来的,人不行,想拜师那都是没门的。
天地君亲师,虽然这是满清末期了,但是这五个字还是牢牢地印在中华大地的几乎每一个人身上,师在亲之后,可见这个师是有多么重要。
拜师礼相比起易小晋的想象来说,并不那么隆重,只是黄飞鸿把在外的几个弟子都叫回来,然后,拜师礼这个礼要敬师傅,然后敬茶,易小晋也没啥说的,直接两块金条奉上,叶问拜师据说花了12两黄金,咱这2块黄金也有那么一斤了,比起这时候算法,也算是十六两还多那么一点了吧?
是不是正确的算法易小晋也不清楚,谁没事去记那个古代计量跟现代计量法的具体差别情况啊,咱能了解到古代一斤十六两一斤很不容易了,这还是哪个半斤八两惹得。
反正这礼绝对是重礼了,这年头,看看另外几个弟子,加起来都没花这么多钱呢,惹得张老爷子直接在一旁说小晋你要是愿意再多花几根金条,我就把少君嫁给你。
要不是易小晋听出来他那是玩笑话的话,保准拿出六条金条直接放到他面前,来吧!
黄飞鸿看到那两块金条的时候也是愣住了,这可是成色十足的赤金啊,现在这外头的金子,哪有这么成色十足,这完全就是看得出来的。
不过他也不介意,有这么个土豪徒弟,想想也是乐呵,自己更加是不用担心这新来的徒弟有别的生活那些问题了。
整个拜师礼,十三姨拍了好些张照,完成后,她又给哪个洋马朋友说得耐不住寂寞想出去。
“十三姨,这干舅公还没离开呢,你就这么急着出去外面晃悠吗?”黄飞鸿沉声道。
易小晋这时候已经完成了拜师礼在跟一堆师兄弟打招呼,现在几个师兄,猪肉荣,凌云楷两个正式的,然后牙擦苏一个学医的,不算正式弟子,还有一堆水师留下来的记名的那种,在易小晋这样正式拜师行礼的面前,得叫一声师兄。
于是,易小晋就成了大家伙的小师兄了,听起来挺别扭的。
不过这学武叫声师兄,那可得是功夫比划比划过得才行,不然这声师兄可带着不可言明的一种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