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作者:女术士之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第一大股东此刻已经是夏企浦东电气。

并且芯片进程从90纳米的技术到下一代45纳米,再下一代是28纳米,在下一代是14纳米,然后是7纳米。

其实也并非“名副其实”。

xx纳米反映的是工艺制程的综合性能指标,而并非具体精度

曾经6亿研发精打细算过穷日子,如今背靠夏资,进步加快。

16年,浦东微电子s1x600系列的三款步进扫描投影光刻机实现量产,其中s1a60020光刻机分辨率达到90nm。

人都是逼出来的,半导体产业更是现代互联网经济的基石,大夏每年都要进口超过3000亿美金的芯片。

所以在这种重压之下,浦东微电子掌握了两千多项专利,虽然没有能够比肩as1ml的堪称完美的供应链体系,但也有其他夏资背景的企业鼎力支持。

而今天,浦东微电子迎来了另一位来帮场子的好朋友,顾青为了达成合作,也亲自带队前来。

很不巧,夏为于程东与浦东微电子的某管理还有点交情。

所以那位管理领着顾青一行人过了安检和排查后就进入了浦东微电子内部。

或许是中央空调温度设置的有点低,进到公司内部,很明显能感受到一种肃穆带着微微森寒的氛围。

不时路过的员工要么是眉头紧锁,要么是行色匆匆,很少看到有人在笑。

哪怕是见到引领顾青等人的高管,也只是点头示意而已。

“虽然我们现在有国-资入股,但并不能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所以研发团队还在和其他技术供应商沟通,以图解决光源问题。”

这位高管的语气有些低沉。

“有解决方案了吗?”顾青问道。

“唉,这种事又不可能大力出奇迹,夏科院光电研究院做的准分子激光光源系统只能说还能用,但是对最新研发项目却没有任何帮助。”

“最新研发项目?”

“这事也不是什么秘密,90nm下一步就是45nm了。

制造这个等级芯片的光刻机,已经足够普通电器的芯片制造代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