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陈远心潮澎湃,前朝时他已有报国之心,无奈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报国无门,只能独善其身,远离仕途,游学天下,是以而立之年尚无家室。待得楚昭立国,他轻松摘得新科状元的桂冠,也凭借自己的才华深得武帝宠信,但他却知道,武帝不过是用他来制衡万氏一系,甚至他几次进言得皇上采纳,也并不是因为楚昭发自本心赞同他的看法,而是因为这些做法可以限制万氏的势力。是以,他虽然三年之中连升三级,却仍有怀才不遇之憾。这就如同一块和田美玉,本值得用于雕琢国之重器,可它的主人却只需要个枕头,于是虽不可或缺,却终究是囿于斗室。
楚唯的一番话正好击中了他,陈远再不犹豫,几乎是涕零道:“臣何德何能,得公主赏识,肝脑涂地难以为报。自今日起,但凭公主吩咐,臣绝不辱使命。”
投名状?楚唯虽然还没搞清楚自己是怎么摆平这位人物的,但却明白他话中深意,立时喜不自胜,笑着扶起陈远道:“果真如先生所言?”
“苍天后土为证。”
“那就请先生少些繁文缛节,只待长乐如学生便可。”
“臣——”,本要说的臣遵旨生生顿住,改到:“好!”
二人复又坐好,楚唯道:“日前再整理前朝旧物时,偶然得了一块玉,长乐听闻古来学士大多爱玉,今日就借花献佛,赠与先生,还望先生不要嫌弃。”
说着,从广袖中取出一块玉牌,寸许宽,两寸长,通体洁白无暇,细腻温润,是一件极佳的羊脂白玉。
陈远果真是极爱美玉的,连忙起身结果,捧在手中,细细琢磨,一看之下,大吃一惊,原来这玉牌双面皆有文字,正面是‘国之重器’,背面是‘一诺千金’。
陈远不由得眼睛一亮,看向楚唯,楚唯也不躲避,坦然与他相视,料想他知道这块玉璧的来历,却也不作解释,转道:“不知今天先生要为长乐讲解那些课业?”
课业?本来陈远是要读读千字文,讲讲女戒,如今看来似乎公主早有打算了,于是反问道:“公主可有什么感兴趣的题目?”
楚唯暗想,与聪明人讲话就是通透。
且不说这君臣师徒二人的惺惺相惜之意。但说朱槿听到楚唯召唤,立即欠身入殿,手中端着早准备好的托盘恭敬的放在陈远面前。
《楚制》!
《楚制》记载的乃是楚国内外官职品级、所辖事物,历来是皇子所学。
陈远不由得看了一眼端坐于案前的楚唯,面上已是毫无异色,对比先前楚唯的几番言论,这本《楚制》还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对比讲些诗词歌赋,这本楚制也是更合他的志趣。
楚国朝堂以三公为首,下设九卿、二十七大夫,并诸官吏、郎将等文武官员。所谓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官居一品,金印紫绶。
其中丞相为文官之首,掌佐天子、助理万机,执尚书台;太尉为武官之首,主刑兵武事,执都督府;御史大夫位同副相,行监察之职,观百官德行,执御史台。
所谓九卿,即太常寺卿、光禄寺卿、卫尉寺卿、太仆寺卿、大理寺卿、鸿胪寺卿、宗正寺卿、司农寺卿、太府寺卿,官居二品,银印青绶。
九卿统领九寺,辅以少卿、寺丞、员外郎、主事、主簿等职,九寺下又设署、卫等衙门,署内设令、丞、典事、掌固等职司,卫内设指挥史、参军、中侯、判官等职司。
太常寺掌宗府礼仪,主朝会宴享、祭祀封袭诸事,太常寺下设太乐、太医、太卜、禀牲四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