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乾被点了名,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苏寻。
苏寻此时的脸色已经雪白到无法形容,她整个人都在颤抖,泪珠儿在眼眶里打转。
顾乾心中虽疑,却不便问出口,只得收回视线,恭恭敬敬从太后手里接过遗诏缓缓打开。
遗诏的是经过宫廷特殊手法封存过的,顾乾在打开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到封痕是崭新的。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并未有人打开过遗诏,也没人晓得遗诏上写了什么。
顾乾抬起眼,见太后、雍王、以及宗室几位王爷都在看着自己,他握住遗诏的手指紧了紧,目光终于落在卷轴上,缓缓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蒙天佑入继大统,获奉宗庙二十九载,虽拼力上遵祖训,下顺群情,禅精竭虑,朝乾夕惕。却仍旧不能仰法太祖之谟烈,皇考之功绩,朕虽有心臻国治,然,无力也,有负皇考之重托,此乃朕之一大憾事。朕近日颇感心力交瘁,体虚力乏,恐大限将至,故此立下遗诏,望后世子孙遵之重之。”
“朕这一生,育十二子,大皇子晚折,二皇子殁于歧途,五皇子性格过刚,谋略欠缺,不适天命。三皇子虽得朕钟爱,然,心性过纯,仍需历练。四皇子顾乾,乃朕亲封之皇太子,朕曾抱以厚望,期其以敬天助民为己任,然燕山宫变之时,四皇子野心毕露,朕深觉遗憾,回京后缘于多病,长久未能提及废储之事。”
念到这里,顾乾已是脸色大变,双唇颤抖,攥着卷轴的那双手恨不能化成火焰直接烧毁这道遗诏。
众人听罢,亦是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
所有人都以为,皇帝一旦驾崩,太子继位便是顺应天意和民意,然而谁也不曾想到,泰和帝竟然在遗诏里才开始说出想废太子的心思来。
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转变,除了冰雪聪明早就猜到遗诏内容的景瑟和顾北羽,其余人等全都觉得过分突兀,难以接受。
景瑟抬了抬眼,见笔直跪在地上的顾禾面上清淡醇和,并无半分情绪波动。
收回目光,景瑟暗暗唏嘘,这一次,是真遇到对手了,顾禾不愧为泰和帝的最后一张牌,光是从气场上,就能完完全全把太子顾乾给碾压下去。
若论及手段和谋略……
景瑟想着,自己与梵沉联手,必定能占上风,只不过对手是顾禾,恐会麻烦不断,相较于对付顾乾,对付顾禾定会吃力些。
没听到顾乾继续念的声音,太后皱了皱眉,看过来,“太子,你怎么停下了?”
顾乾惨白着脸,一句话答不上,扫了扫众人看向自己的异样目光,他咬紧了牙,忽然闭上眼,道:“皇祖母,孙儿忽觉身体不适,怕是无法继续宣读下去了。”
这种托词,在场的人都能听得懂。
太后也知他定然接受不了泰和帝想要在遗诏里废太子的突如其来变故,于是摆摆手,“你既身子不适,就先去旁侧的偏殿里歇息,把遗诏交给禾小王爷,让他替你宣读下去。”
“孙儿遵旨。”顾乾缓缓行至顾禾身前,在旁人看不见的角度,他望向顾禾的目光带着森冷的不甘与嫉妒,愤怒的火焰几乎要将他整个人都给燃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