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他估计也差不多吧。
端坐在办公桌后的女人,指着前方一字排开的五把椅子:“请坐。”
居然是沈婠!
直到面试进入正题,前面的人已经做完简短的自我介绍,轮到他的时候,张旸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张旸,26岁,xx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如今任职于……”
接下来的流程不如笔试的童谣那般刁钻而具有趣味,更偏向于专业知识与个人能力的考察。
张旸抛开最初见到沈婠的紧张,回答相当漂亮,而且干脆利索。
能用一句话概括的,就不会啰嗦第二句。
但答案却不偏不倚,直戳问题关键。
和另外四个人比起来,他就像参考答案——能简洁就简洁,只有结果,不少见分析过程。
转眼半个钟头过去,沈婠心里已有决断。
“张旸,我看过你对那首童谣的分析,两个角度,不同结论,运用不同的措辞方式,很精彩。”
男人颔首,礼貌地说了声:“谢谢。”
“那你可知我出这样一道题目的何在?”
他沉吟一瞬:“商场如战场,波谲云诡,九死一生,能活下来的都是在某些方面拥有一技之长的,这是童谣本身讲述的道理。”
沈婠静静听着,不予置评。
面部表情也叫人看不出半点端倪,除了平静,就只有冷淡。
却听张旸继续开口——
“至于您的目的,一来是想考察面试者的逻辑分析能力,限定在四十分钟内完成,无形中又额外增加了压力。”
“二来能想到,就能做到。一个能将这首童谣分析理解透彻的人,那么也意味着这个人能够将自己带入童谣中各个兔子的心境。”
既能当得起大兔子那样的上位者身份,也能适应四兔子那般奴颜婢膝的追随者角色;既能像三兔子那样必要时候当个冷心无情的刽子手,也能像九兔子那样利用眼泪与脆弱博取怜悯与疼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