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破庙藏宝【求追读】

作者:洋芋哪里去挖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挂着不同商号、镖局旗帜的商队正在东城门排着队有序的登记进城。

这些商队从四面八方而来,有些甚至跨越了州域,沿途在各大县府和州府停留买卖各地的特色商品。

除此之外,由于北安县城拥有内河埠口,这里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商贸中转点,码头的脚夫青帮也因此吃的满嘴流油。

乞丐们则跟着进城的队伍,照例进入城内乞讨。

还有些十来岁的刁孩儿,三五成群的尾随在商队的辎重车后,他们的袖里藏着刀片,试图悄悄地找机会割开麻袋,窃走一些粮草物资。

时不时的还有一位位身穿劲装的武者,佩着刀剑龙行虎步的离开县府。

这样的世道里,优胜劣汰的法则被贯彻的淋漓尽致。

没有人会注意一个在寒风中步履蹒跚、瑟瑟发抖的乞丐。

足足花了大半个时辰,宗闲才来到了西郊的河坨寨区。

这一路上他也歇了好几回脚,凑在流民的火堆边,稍稍缓解一下四肢的寒冷与麻木。

其实清晨的寨区还算安宁,那些地痞流氓和帮派成员大多都处于酣睡未醒的状态,此时赶路才不容易遭到无妄之灾。

这处寨区内有一条河坨渠,这条老石渠连接着安平县府和城南外的大片良田,担负着两季灌溉的重任。

河坨寨的规模比东郊的耗儿寨更大一些。

沿着寨区的小街上有茶肆和小吃摊位,哪里都是一派热气腾腾、炊烟飘荡的样子。

热络的吆喝声、粗鲁的吵闹声、豪迈的大笑声使得这里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同时也掩盖了乱世之下的阴暗与罪恶。

宗闲低垂着脑袋,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双眼隐晦的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北安县府的乞丐也有三五九等之分。

最低贱的就是宗闲这样游街乞讨为生的真乞丐,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随时有可能会饿死冻死或者被打死。

既无出血卖力的身体,也没有恃凶行恶的胆气,简直连那些刁孩儿都不如。

还有一种,表面上是乞丐,实际上则是窃帮的成员。

他们往往修习过一招半式的身法功夫,精通“翻高头”、“开天窗”,还有撬锁入户的“吃恰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