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大朝会上聚集的都是六国最优秀的适龄青年。这心思并不过分,虽然女子不能修行,但东吴一直在鼓励生育,长乐公主十六了但赵暮人为她挑选的夫婿总是拒绝,公主的这点子想择婿的心思朝臣们想必也不会反对。
但东方仪在宫中从小看着长乐公主长大,知道那位公主的心思恐怕并不仅限于此。
“长乐公主为什么一定要去,你恐怕也知道一些理由,”东方仪看着李稷笑得幸灾乐祸,“你两年没回来了,做好准备吧。”
李稷觉得额角的青筋又在跳。
他缓缓摸上自己脸上的面具淡淡道,“希望公主能在大朝会上找到好姻缘。”
东方仪看着他这个模样叹了口气,转而想起什么又微笑起来,“不过说起来,大朝会倒是第一次出现这么多女子。”
两个公主一个圣女,这场面到时候估计会非常热闹。
李稷眸光有些复杂,但下一刻站在山巅之上他看向远方的灯火,眉眼却舒展开。
无论发生什么,他都相信那位魁首。
那是他们决出来的魁首。
东方仪随着他的目光看着城内如游龙一般绚烂的灯市,回头看向祭台边的一个筐子。
“虽然不知道你今晚要来,但老夫原本打算布置完祭台做个小玩意打发时间,”东方仪道,看着闻声转头神情有些意外的李稷,“你以往八月十五在东吴的时候都要扎灯,虽然现在不是八月,但的确是十五,你还扎吗?”
李稷点了点头,说起来今年八月十五之时,正好是南楚稷下之宴,他因为一些事耽搁了扎灯。
看着义子从筐子里找到扎灯的材料熟练地动起手来,东方仪在一边站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问道。
“我之前一直没问你,你为什么每年八月十五的时候都要扎灯?”东方仪以前当他是小孩儿心性当作玩乐,但李稷这个习惯居然持续了八年,持续到他已经长成已经弱冠的男人。
而且他这边八年扎出来的灯,没有一盏留在身边的,都被放走了。
李稷正在往骨架上糊纸面,闻言怔了怔,下一刻他看向手下的纸灯,“我恍惚中记得,她曾对我说过。”
东方仪心头一震,他知道这个她是谁,因为李稷的她只专指一人。
“她对我说,无论她在哪里,只要我放起天灯,她就能找到回家的路。”李稷静静道。
东方仪呼吸一窒。
“不过现在差不多变成了一个习惯,”李稷一边动手一边淡淡道,“八年了,我差不多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