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能跟我们讲讲那位史先生?”王大河的大儿子王集熙笑眯眯的看着刘掌柜,整座小镇最了解那位先生的,就是眼前的这个掌柜了,他想通过这掌柜多了解史煜几分,也就更容易摸清那位先生的脾性。
说到这个,刘掌柜脸上立马有了笑,神采奕奕的说道:“那位小先生啊,可了不得,为人做事滴水不漏,尤其是举止儒雅,当然是比不过王先生,却也很难得了。”
刘掌柜看向王集熙,在这位号称镇上最有学问的读书人跟前,谈论他人的学问,还是要稍微多加注意的。
王集熙面不改色,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安静的看着掌柜,只等他说来。
刘掌柜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学问是一方面,最令人佩服的,还是小先生的见识,讲的很多个故事就像亲眼见过一样,许多常人压根想不到的细节,他都能一五一十的讲出来,惟妙惟肖,我敢笃定,小先生是去过很多地方的,至少不像我一样一辈子就待在这山里咯。”
王集熙点点头,说道:“我对这位先生也早有耳闻,掌柜的如此评价,很中肯了。”
这话对刘掌柜而言很是受用,他满意的摇晃脑袋,呵呵直笑。
随即,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亭长若是想找那位先生,相必不会太难,为何要在这里苦苦等候?”
王大河苦笑,指着一旁不敢吱声的王小眼说道:“不瞒刘掌柜,犬子不成器,得罪了那位先生,贸然登门拜访,恐是不妥,才出此下策,史先生与掌柜的相熟,在这儿等无疑是最好。”
亭长最后一句话说道刘掌柜心坎里去了,忍不住眉开眼笑。心中却也暗暗惊奇,看来之前他还是小觑了那史先生,王小眼在镇上闯祸不少,可哪里见过亭长摆出这么大阵仗赔礼道歉的?
刘掌柜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史小先生,来头不小。
在出入小镇的必经之路上,又有一老一少两个道人跟酒肆众人一般,等了很久。
老道人坐在石头边上,说道:“太二啊,你这消息不灵通了啊,怎么这一天了还不见你说的那个先生啊?”
太二小道人踮起脚尖,一只手搭在额头,看着山上那条蜿蜒小路,皱眉说道:“不应该啊,先生平时都是很准时的。”
“莫非今日不是从这边进的镇子?”老道人也有些疑惑。
“不如我们去镇上看看?”太二看向师父,“先生在那边有家常去的酒馆,说不定在那边呢?”
“也只能这样了。”
老道人扶着拐杖艰难起身,在小道人的搀扶下向着小镇走去。
酒肆中几人都在沉默。
王集熙看着窗外怔怔出神。
王大河叹息,心中惆怅万分,看来先生今晚是不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