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报纸风潮

作者:思梦语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陆垚喝了小半口自家酒楼里的三十度白酒,神情微醉,他还是觉得这种中度酒最好喝,不醉人恰微醺。

他笑道:“官家找我也好,我正好也要有东西给他,家里的地窖都快摆不下,是要往皇宫里送点。”

陆垚低估了彩票的收益,大半月的时间几个库房和地窖都已经摆满了铜钱,再不清出去都没地方放钱了。

钱多也是一种苦恼,他还是怀念后世的纸币,身上随便装上几张就够花用,而现在的铜钱每次出门都要背个小半袋,若是购买大件,还得专门带个家丁背着钱。

等时机成熟的时候,他想把纸币也推行出来。

书店中的人络绎不绝,每个进入书店的人都会买上几本。

因为便宜,几本也花不了多少钱,而且他们发现,新华书店书的质量比他们家中的书还要好,纸白如凝脂,字体也很新奇。

最便宜就要数论语,中庸这类的书籍,只卖二十文,最贵的就是陆垚连夜加印的石头记。

奈何石头记的字数太多,不过它用的字体很小,不可能像论语一样一页只印七十五个字,而是采用了比报纸大一号的字体来印刷,便是这样,石头记整本书的厚度也比论语厚上一倍。

也得亏陆垚挑灯抄书,才将一半的红楼梦给贡献了出来。

这几日陆垚不仅印了这些书,还印了《标点符号的实际运用》,《小学数学》,《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书籍。

他没想到买得最火的却是话本,只要是一上架立刻被抢购一空。

渐渐地许多人也将目光转移到了这些启蒙书籍上面,一时间启蒙书籍的火热程度也不逊话本,还有不少人在书店门外喊着加价购买。

倒是论语,中庸摆在书架上的还很多,主要是因为他们家中本来就有这几本书,没必要再去买一本。

陆垚本来也不是给这些文人子弟准备的,他最想卖的还是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

那些卖报的孩子都是他在汴梁城外的村子找的,大多都是家中贫困,连饭都快要吃不起。

陆垚让利给这些孩子们,就是为了让贫困的家庭少一些,至少要先带起一部分人吃饱饭。

陆垚和苏轼等人聊得正嗨时,酒楼的伙计匆匆赶来,对着陆垚轻声说道:“东家,楼下有人找你。”

“谁啊?”陆垚问道。

他躲在自己酒楼的事情应该没有人知道啊,怎么还会有人找上门来。

伙计摇头说道:“我不认识啊!不过是一个老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