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计划

作者:思梦语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其实要说起来,这种菜,应该是陆垚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的计划当中最无足轻重的一件事了,一来时间还比较久远,二来就算真到了时候自己没有办法顾及,叫潘元武过来商量一番就能解决。

第二件事,就是钱庄。

就在不久之前,陆垚在家中,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理财和极有经商头脑的人,那就是,自己的大嫂,许氏。现在想想,好像这个结果也不意外,毕竟,那福来客栈的老板娘,也就是奸商张茂才的妻子,就是一个很会做买卖的人,那作为她的好朋友,陆垚相信,自己的大嫂许氏在这方面应该不会比那个客栈老板娘要差上多少。

不过,这里有一个小问题,就是许氏现在还在怀孕,不过这也好解决,陆垚想着让她先学习学习算账,还有经商的基本知识,然后等着自己科举考试后,再系统的教她关于钱庄方面的事情。

其实,钱庄,对于陆垚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存在。之前也说过,陆垚现在的想法,已经从怎么赚钱,变成了如何能够让百姓们获得更多利益。自然,马上要开始的蹴鞠大赛是能够让百姓们赚钱的好机会,不过,虽然如此,但是因为百姓们的本钱有限,有哪个普通百姓能拿出十贯钱,别说十贯,就是一贯钱下到足彩当中去,以求获得更多收益?这样的百姓,就跟赌徒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说,足彩能够给百姓带来的经济收益,如果按照人头平均一算的话,每个人其实并不会拿到多少。

所以,这也是陆垚建立钱庄的另一个目的。

说是钱庄,实际意义上,陆垚的这个钱庄,跟银行是同一个运营的道理,有存取款业务,自然也会有放贷的业务。陆垚是希望,百姓们能够通过贷款,去自己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真正获得经济收益。不过,这当中陆垚也必须考虑到风险性的存在,那就是,如何评估一个百姓的信誉等级和他的偿还能力。

别说是大嫂许氏了,其实对于财务方面的知识,陆垚也不是了解的十分彻底,所以说,等到钱庄运营起来的初期,自己一定是要跟着的,等到许氏什么时候能真正掌握了经营钱庄的秘诀之后,再将这个钱庄交给打扫去管理最好。

这钱庄的问题,可能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最为重要的问题,毕竟涉及到钱财,而且面对的对象,又是形色各异的百姓,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经济状况,家庭条件。想要把钱庄经营好,绝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

虽说钱庄的事情,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但是,却不是最迫在眉睫的事情。

陆垚心中清楚,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现在有一件事情,可能说不是那么重要的,但是却是必须要处理的一件事情。

那就是,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是我国自古以来选择人才的一个主要方式。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虽然这进士分为三等,不过陆垚心中清楚,不管是自己的父亲陆盱,还是说自己未来的岳丈韩永合,甚至是一向看自己不太顺眼的曹佾,都在关注着自己这次科举考试的结果。

另一边,欧阳修、苏轼、苏撤自然就不必多说了,要是让这三个才子看来,陆垚,理所应当就应该获得一等进士及第才对,不然都对不起陆垚头上这个才子的帽子。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在陆垚的理解看来,自己这次应该是等同于开卷考试,不过因为目标是一等进士及第,所以自己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在宋朝,隋唐时期的二级选举制度慢慢进行改变,在宋太宗时期殿试成为的定制,那么宋代三级考试制度从此确定,以后元明清三代,皆采用宋代所形成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朝,殿试便正规很多。首先,设置殿试官,负责殿试的具体事情;并且设置巡捕官监视,防止作弊;皇帝也会亲临现场进行巡考,以示威严庄重。

在殿试改卷流程方面也有制度规定。一般分为几个步骤:第一:设置编排官弥封试卷。所谓弥封就是将考生信息遮住,以防串通;第二,弥封后将试卷交给弥封官员进行誊写,也就是从新将试卷誊写一遍,防止考生在试卷上做记号;第三,再把试卷交给初考官进行审核;第四,初考官审核完后,覆考官再进行审核,确保信息不会泄露。最后,编排官再将考生信息和试卷对应后,把考试结果给皇帝。这一复杂的流程为的就是给考生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即使发展到今天,弥封试卷的方式仍然存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你在“省试”通过后,参加殿试不合格,你也就不被录取。这也就表明,殿试是最后的一项考试,由天子钦点,点中的考生,便成为“天子门生”。这样,既增加了考生对殿试的重视,同时也使考生的荣耀感增强。最重要的是,增加君臣之间的关系,为君主集权增加了砝码。

想到这里,陆垚忽然想起了在北宋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两个人,范仲淹,和王安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