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总比困难多。之前研究停滞不前,一方面是基础方面的技术太差,无论是传动系统,伺服电机,传感器等都得研究。另外一方面,就是咱们合作的单位,一直无法提供可以用于多轴联动的机床。有了这东西,我们在系统的研究上面,就有了实验平台。”谢凯解释着。
汪贵林一下子就明白了谢凯的想法,“你是打算从他们手中搞到实验平台?”
“对,有了实验平台,咱们的研究进展将会更快!瞧我这死脑筋,开始就该想到这一点。还是你们年轻人脑袋活。”汪贵林猛地一拍脑袋。
谢凯看着他,知道这老头不过是为了安慰自己。
不是他们想不到,而是侧重点不同。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汪贵林跟郑宇成他们想法都是一样,不愿意去涉足这些制造领域。
在他们的想法中,哪怕是造枪造炮,都比造机床管用,要不然,当初郑宇成他们绝对不会同意三千万就把他们手中研究出来的数控系统卖给其他单位。
“其实很多人都想到了,只不过没有机会搞到,我们这也算是撞了大运,谁能想到有人可以提供?”谢凯叹了口气。
这次认识谭林他们,也算是意外。
“也不算撞了大运,毕竟郑浩的工作就是这个。最好是能跟他们在国内结算,这样一来,走账也就容易。”汪贵林有些担心。
目前整个404,就只有跟凯盛一家合作单位可以提供外汇。
公司总部在香江,生产在国内。
很多的资金最终都是留在总部,要不然,这些操作根本就没有可能。
即使这样,现在因为需要的外汇越来越多,凯盛公司又是由职业经理人等团队在操作,账目上就容易出现问题了。
特别是跟国内404的结算,凯盛需要支付404的加工费,加工费成本极其高昂,这让管理团队已经非常不满。
奈何整个公司明面上的老板柳东盛又去了乌克兰,整天见不着人。
“外汇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咱们现在手中能创汇的公司还是太少了。”谢凯点了点头,“对了,汪叔,能不能由杨部长她们派出一个财务团队,到时候帮着凯盛做账?”
“你……”汪贵林愣了。
谢凯这是主动把他最核心的东西交到基地财务团队手中。
最终,他还是摇头,“算了,这事情不行。杨倩她们接受,很多事情变得更麻烦。”
“让她们帮着做内账,外账就交给那边的财务团队就行了。现在凯盛的财务很混乱。”谢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