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7 你们究竟偷了多少先进技术?

作者:葫芦村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以这样的交换,中方除了再搞到一套技术资料,无法快速生产,不如不交换。

aim54不死鸟导弹,基地有整套技术资料,却没有仿制成功。

不少零部件以及材料,知道具体成分,却不了解制造工艺,这就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跟精力开发生产工艺。

404的技术太薄弱,一直都是靠着挖人或跟其他单位合作来搞,自然进度不大。

中国电子工业技术落后,即使有了先进的芯片,要运用到导弹中,也不是直接装上芯片组就可以的。

同样因为电子生产工艺落后,制造出来的很多电子零部件体积都比西方同等性能的大,加上电源等系统,导弹的制导舱,体积几乎比美国人生产的大13。

这样一来,按照图纸生产,就无法达到原本的性能。

想要达到同样性能,导弹体型就需要放大。

aim54不死鸟导弹重达430公斤,体型再放大,重量就重太多了,对于战机来说,要求就更高。

改进后,射程达不到200公里的攻击距离,根据计算机分析,最多只能达到140公里左右,精度差得更多。

对空导弹越重,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就越难控制。不仅需要使用更灵敏的控制元件,也需要对气动特性做出更完善的研究。这些都是中国的弱项。

尤其是在数据链的研发中,因为缺乏通信卫星跟远程数据传输技术,没有预警机作为指挥平台,根本没法进行试验,只能进行理论研究。

要是苏联人提供也是这样的资料,即使拿到r27导弹的全套技术,对中方来说都没任何用处。

苏联人沉默了,看着谢凯,一直不愿意松口。

中方绝对还有底牌。

必须让对方加大筹码,才愿意把r27全套完整技术提供给中方,并且提供技术指导。

要不然,苏联方面就吃亏,中国的技术提升了,他们却没有进步多少。

仅仅从美国那里搞到一枚导弹,仿制测绘,再把图纸给苏联来换取更先进的技术,谁这么傻?

米沙维奇夫斯基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开口问谢凯,“谢,你确定你们能提供全套的16位芯片生产技术跟制造工艺设备?不会只是实验室条件下的生产技术吧?”

“全套芯片制造技术跟生产工艺,不过工艺比西方要差一些。我们制造出同样性能的芯片,体积会比西方大五分之一,甚至更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