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9 伊拉克军方有底气拒绝谢凯的讹诈了

作者:葫芦村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没什么不可能的,米沙维奇夫斯基亲自到咱们国内,绝对有不小图谋。”

谢凯看着正下飞机的米沙维奇夫斯基,对身旁的郑宇成说道。

苏联人居然又乘坐安124来中国,还由航空工业部长亲自带队。

这恐怕不仅是向中方提交安22全套生产技术这样简单。

即使是交付安22全套生产技术,也应该由乌克兰航空工业部负责人季米诺夫负责,而不是由苏联航空部长米沙维奇夫斯基负责。

安124和安225都是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招牌飞机,跟安22也没多大关系。

苏联人乘坐安225来中国,除了显摆,炫耀,还能有什么?

何况,安124来中国已经几次了,再来炫耀也没有多大意义。

谢凯整不明白苏联人是什么心思。

老爹谢建国跟米沙维奇夫斯基两人原本是同学,即使几十年没联系,双方也没什么生分,何况第一次采购rd33发动机,是由谢建国负责的。

一番寒暄后,中方直接把苏联代表团安排到招待所。

“爸,苏联人来干什么?有啥目的?不是交付安22全套技术这样简单吧?”

谢凯找了个机会问自己老爹。

谢建国看周围没人,才小声对谢凯说道:“苏联人这次是来寻求技术合作。之前超7a战机传感器不是出问题了吗?苏联人回去全面检查,发现装配在苏27、米格29上的传感器都有同样的问题。他们希望跟我们合作,我们提供原材料和技术,他们提供加工技术……并且双方共同出人研究更先进的,我们出资金,成果双方共同拥有。”

谢建国的话,让谢凯有些意外,又觉得属于意料之中的事。

前几天,他们还讨论过,苏联人是否会从国内引进传感器呢。

没想到苏联人这么快就来了,还是由航空工业部负责人米沙维奇夫基斯亲自带队。

了解苏联人来意后,谢凯更有把握说服苏联人,让他们的安124帮404运输超7a整机跟全部零配件到伊拉克。

苏联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不会拒绝向全世界展示他们庞大航空制造实力的机会。

谢凯直接找返回404基地,跟郑宇成和汪贵林等人商量这事。

汪贵林听谢凯说明情况后,觉得谢凯的提议可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